下载此文档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认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并且不拘一家一言,所谓“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另外,他还提出教育独立思想,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先生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为了切实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他之所以要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理由是: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保守的、有界的。毕竟,宗教是有局限的,它与自由、民主、博爱、平等、人权等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冲突的。因此,在他的教育独立思想中提到教育应脱离宗教而独立。
(二)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教育是人们寻求解放、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个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既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蔡元培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这与他倡导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民主社会建设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则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体需要靠力倡
“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来造就。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且是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实现的。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和个人的自由都有着“独立向善”的价值,它不需要别的任何价值来证明。也就是说,并不因为个人自由是社会自由的条件,也不是因为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条件,个人自由、个人发展才有了价值,个人自由、个人发展其本身就是目的,有着自足的价值。更何况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离开现实的个人的发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