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怀,成大道农民面对土地,用科学的方法可以获得高产;工人面对机器,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得到优品;教育者面对活生生的人,除了科学的方法,更应该有悲天悯人、与人为善和敬业奉献的教育情怀,才能成就培育人才、创造幸福的教育事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是想象的魅力;而一千个家庭诞生的孩子,是真真实实拥有不同相貌、不同秉性、不同智力和不同特质的独立个体。他们来到学校,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组成了班级,共同生活、锻炼和学习在校园里,成为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朋友。教师虽然努力在寻找所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却永远不可能找到一劳永逸的机器和流程,像工厂一样来批量生产优秀学生。刚进校的一年级娃娃,有的能很大胆地向老师问好,有的坐在座位上呆若木鸡,有的却哭着鼻子要跟妈妈回家;前一段还很乖的小宝,这段时间却上课讲话,下课欺负同学,放学不完成作业;青春萌动的六年级女生,开始对男孩子评头品足,开始追逐电视上帅气的明星,有时无来由地爱发脾气……孩子们就像一棵棵从地里冒出的小苗,他们从来不会长得一样的高大结实,阳光雨露未必均沾,风霜雨雪总有侵扰,有时甚或有蝗虫飞来或野火掠过,因此各有形态,且一定参差不齐。教育者从来都被比喻成园丁,园丁的任务自然是要培土施肥、遮风挡雨、扎架搭棚,让品种各不相同的小苗儿茁壮成长,最终开花结果。然而教育工作比起园丁来,其实复杂何止百倍?因为每个孩子都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从出生以来,接触过不同的人、碰到过不同的事、看过不同的影视、听过不同的话语、阅读过不同的书籍、走过不同的道路、坐过不同的车船、欣赏过不同的文艺作品,甚至捣过不同的乱、得过不同的批评、受过不同的伤、生过不同的病、见过不同的争斗,这一切都或深或浅地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烙印,共同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前因决定着后果,有些经历的印痕,在长长短短的岁月中或随风飘散,却又可能沉渣泛起,昨天是今天的因,明天又是昨天和今天的果,教育者如果不能明白这些道理,便不能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才施教、全力施为。当我们明白孩子碰到的、见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感受到的,都可能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时,我们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便会自心底冉冉升起,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一个充满阳光的正能量环境,让空气和雨露、土壤和元素在幼苗成长时得到充足供应,让他们远离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伤害;
教育人应有怎样的情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