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
前 言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和中共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着力打造“1小时经济圈”,构建“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战略,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总体要求,南川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把南川“打造成渝南黔北地区经济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并在南川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打造“铝工业、煤化工、纺织、建材、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其中,铝工业、煤化工是重点打造的两大产业。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是南川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川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为加快南川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增强南川工业经济实力,应当进一步优化调整工业结构,以促进南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结合南川工业发展实际,特编制了《重庆市南川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时限为2008-2020年,分2008-2011年、2012-2015年、2016-2020年三期实施,规划中突出了以煤为主的产业发展特色,注重了以产业链、产品链的发展方式,主要产品以上下游一体化、系列化的延伸,自上而下形成有机的衔接,实现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
本规划所需原料煤和燃料煤总计约为700万吨,园区初步规划面积约为560公顷;水资源需求量9000万吨/年;货物运入量430万吨/年,运出量260万吨/年。规划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二期工程全部投产后,,;规划中第三期项目低碳烯烃产业链约投资160亿元,实现产值68亿元。,。
本规划所需用煤量较大,在充分利用南川区本地煤炭资源的情况下,应考虑引进周边县市的煤炭资源,利用南川现有的工业、人力、交通运输等良好的基础以及地域上的优势,通过重庆与贵州的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将渝南黔北煤化工基地打造成我国一流的煤化工工业园区。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概述
一、发展现状
二、编制依据
三、规划目的
第二章 现状分析
一、外部条件分析
(一)国外煤化工的发展现状
(二) 国内煤化工的发展现状
(三)煤化工的相关产业政策
(四)煤化工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内部环境分析
(一)发展煤化工的内部有利条件
(二)发展煤化工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二)坚持逐步推进产业发展的原则
(三)坚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
(四)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五)坚持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
(六)坚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原则
(七)坚持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三、发展战略
(一)一体化战略
(二)合作战略
(三)高技术战略
四、产业定位
五、发展目标
第四章 发展重点
一、化肥产业链
二、纯碱产业链
三、甲醇产业链
四、低碳烯烃产业链
第五章产业布局
第六章循环经济
一、主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循环经济型煤化工产业体系
(二)构建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
四、主要项目
(一)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
(二)园区化和基地化建设
(三)节约能源与资源
第八章安全防护
第九章实施措施
一、加大煤化工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二、切实抓紧关键项目的建设进度
三、强化煤化工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四、关注煤化工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五、加强对外合作并实施战略联盟
六、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七、加快煤化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八、认真组织煤化工产业规划实施
附件: 1、重庆市南川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表(2008-2011);
2、重庆市南川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表(2012-2015);
3、重庆市南川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表(2016-2020)。
第一章 规划概述
一、发展现状
南川位于重庆市南部,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大娄山脉西北端;东与武隆、贵州道真接壤,南与贵州正安、桐梓为邻,西连巴南、綦江、万盛,北接涪陵。早在唐代就设置为隆化县,元代更名为南川县,建国后属四川省涪陵地区,1994年撤县设为南川市(县级)。重庆直辖后划归重庆直接管辖, 2006年末又撤市升为南川区。全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全区辖3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境内最高海拔金佛山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城区海拔550米。南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常年为303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总降水量平均在1
重庆市南川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