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校本教材编写—.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本教材——篮球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
起源
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为了解决冬季
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
篮球,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逝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
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
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为了纪念
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
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
念馆。詹姆斯·奈史密斯
发展简史
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相对于原始的五大宗旨以及十三篮球竞赛规则来说,1893年的规则又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较低。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大发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形成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97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第二章篮球基本技术
第一节篮球运动技术分析与范例
篮球技术,就是在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它是篮球比赛的基础,分为进攻与防守两大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技术构成。各类技术动作有许多具体不同的方法。如投篮类有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投篮等。各种方法又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来完成,如原地、行进间或者跳起等(见图)。正规的篮球运动的技术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健身娱乐性的篮球活动,在初步了解篮球技术的基础上就可进行。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能更多的体会到乐趣。参加较高水平的篮球竞赛,则必须掌握更全面的攻守技术。
第二节投篮技术分析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将球从篮圈上面投进球篮所采用的专门技术动作方法的总称。
篮球比赛的胜负是由得分多少决定的,而投篮是唯一的得分手段。篮球比赛双方一切技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投篮和防守投篮,所以,投篮是篮球运动的核心技术。

一、投篮技术分析
一个完整的投篮过程应由投篮的准备动作、投篮动作和结束动作三个阶段构成。这三个阶段包括持球、瞄准、出手、球的空中飞行和旋转几个基本要素。
(1)投篮的持球方法。持球是投篮前的准备工作,是完成投篮的前提。正确的持球方法有利于投篮动作的完成。持球分单手持球和双手持球两种

校本教材编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460 KB
  • 时间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