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
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耐心地守候在一个个路口向着你走来的方向张望,似乎就为了引领你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这样三位师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们,我的人生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
劝我复读的张老师
张老师名叫张云祥,是我村小学唯一的正式教师,他理所当然是我村小学的校长。但在当时,没有一个人称呼他为张校长,一方面也许是学校还不太行政化,校长和老师没有太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是张老师一直担任数学课,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更重要的,全村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张老师关注的目光中成长起来的,在村人的心目中,“张老师”这个称呼就尤为神圣。直到现在,当我在电脑前写下这个称呼时,我还不由自主正襟危坐了一下。
我对张老师的尊重,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因为他的“那双眼睛”。
准确地说,我有两次读小学五年级的经历。1983年,我第一次五年级毕业,当时,县城有全县的重点初中,乡镇有乡镇的重点初中。小学五年级的毕业生,要经过一次次考试和选拔――先是全县的重点初中选拔,再是乡镇初中选拔,没有被这两所学校录取,再参加学区的选拔。小学时,年幼的我贪玩不知学,既没有考进县重点,也没有考进乡重点,好在在学区初中考试时,自己没有落第。但,那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一个班十几个学生,上课时老师大部分时间讲笑话。在这所学校里,我坚持了两年,初二升初三时,我实在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希望,再加上同村小伙伴相继辍学,于是,我也跟随大家一起回家了。
听说我辍学回家了,张云祥老师来到了我的面前。也许,他用他多年做教师的眼睛为我看好了一个未来,而我偏偏逆着他想象的方向行走,所以,他甚是惋惜。那个下午,他亲自到我家,劝我重新回小学复读,等第二年再考县重点初中。那天,他具体说了什么我已不再记得,我只记得他走后,父亲坐在门槛上抽了很多支烟……后来,他干脆就把抉择权交给了我。
说真的,我真不想读书了,那么多同伴不都在家里生活得很快乐吗?但想想,张老师唯独到我家来劝我,那肯定说明我跟别人不一样。那个晚上,我不知道自己在床上打了多少个滚儿。我甚至还在纸团上写上不同的结果,企图通过抓阄儿给自己抓一个合适的未来。考虑一番,我还是决定复读。
现在再回想起那个晚上,我还觉得甚是后怕。假如没有张老师的苦心规劝,我将永远地告别学校,岁月绝对已经把我打磨成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斤斤计较、语言粗俗的女人。感谢张老师的规劝,是张老师让我有了改写命运的机会。就这样,1985年,在读完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下,我顶着压力又踏进小学五年级的门槛。还好,第二年,我不负张老师所望,成功地考入县重点初中。
善意欺骗的管老师
管老师名叫管素阁,是我初中三年级的班主任。
1989年,初中毕业前夕,我又面临一次艰难的选择――报考高中还是报考师范。那时候,成绩优秀的孩子大多选择师范或者中专,因为有分配制度,即使是个中专文凭,也意味着跳出了农门,端上了“铁饭碗”。
尽管现实是这样,但在县城读书、又正值热血沸腾的年龄,胸怀“远大抱负”的我们谈及的都是清华和北大,自己懵懂的憧憬里已经有了清华、北大的影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理所当然地要在志愿表上填报高中,但父母不同意,他们说他们年龄已经大了,身体状况也不太好,所以,他们要求我报考师范。我不同意,说什么
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