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软件工程数字媒体一班小组成员(学号)龙帆(20102090)申玉斌(20102116)彭浩(20102114)刘鹏(20102089)2010年11月●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5日●调查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所在班级:软件工程数字媒体1班●调查人:彭浩(20102114)、刘鹏(20102089)申玉斌(20102116)、龙帆(20102090)●调查方法: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分工:问卷由龙帆、刘鹏设计,小组讨论确定;由小组四人在不同地点发放问卷;数据统计处理由彭浩完成,小组全体成员对结果进行讨论,并由申玉斌执笔完成初稿,经小组讨论修改后成文。关于大学生交友问题的调查报告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就像没有根的树,,有泛泛之交,有生死之交,有的肝胆相照,为你两肋插刀,有的则是口蜜腹剑,重要时刻还会在你肋骨上插个两刀。小人之交甜如蜜,,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跟你在一起,只想利用你达到他的目的,平常自然是甜言蜜语,哄你开心,但是真的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不见踪影,甚至对你落井下石;而一个真正的好朋友,你做错了什么,他们都会毫不避讳的指正你,更不需要没事就请你吃饭喝酒来增进你们的感情,不过,他总是在你走近悬崖而不自知的时候叫住你,在你掉下悬崖的时候抓住你然后将你拉上来人有千百种,而朋友对我们大学生而言又是那么的重要。那么,大学生对交友持什么态度,又是如何交友的呢?对此,我们于2010年11月13日至2010年11月23日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交友观的调查。此次调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我们利用自己编制的问卷(见附录1)对100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大一学生54份,大二学生46份;男生占55%,女生占45%;理工类学生占74%,文科类学生占26%;……我们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后,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思考:。(其中包括第1题)通过研究分析,一个人选择朋友的心理不同,基本上是由于相遇至认识之间的因素和认识的选择心理不同决定的。因此形成一个正确的交友观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多数大学认为对自己交友观影响最大的是朋友和自己,而家长和老师的影响占很少部分。分析第1题数据: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朋友的在男生中占29%、女生中占47%;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在男生中占51%、女生中占37%;而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家长的在男生只占16%、女生中只占13%;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老师的在男生中只有4%、女生中只有3%。由此数据可以的得出上述结论。小结:形成一个正确的交友观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朋友和自己的主观因素对交友观的影响占了绝大部分,但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有时也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应该多听听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其中包括第3、4、5、6、14、15等题)进入大学后,发现一个怪现象,有的人喜欢认很多的哥哥姐姐,有的人在竞选前就开始广布人际网,和各种各样的陌生人都能做到一见如故,好像多少年的老朋友,其实不过为的不过是那几张选票。当选之后又是另一番面孔,当然也不怪这些人,毕竟随机认识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一一记的清楚呢。这样的能称之为朋友吗?结论一:多数人认为交友对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表现一:多数人以有相识的性格与良好的道德作为择友标准。由第3题:男生中44%的人认为性格相似很重要,38%的人认为道德品质很重要,10%的人认为要有共同的爱好,8%的人看重的是处事能力;女生中认为性格相似重要的占40%,认为道德品质重要的占36%,16%的人认为要有共同爱好,而看中处事能力的只占8%。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比较看重性格相似和道德品质,一小部分比较看重有共同爱好,只有极少部分看中处事能力。表现二:大多数人认为志同道合型与情投意合型的友谊最为深厚。由第14题的数据可以看出:男生中认为志同道合型的友谊深厚的占52%,认为情投意合型的占38%,认为尝试型、弥补型、虚荣型的分别占2%、6、%2%;女生中认为志同道合型的友谊深厚的占46%,认为情投意合的占48%,其他三种分别是2%、2%、2%。表现三:大多数人认为志同道合型和情投意合型容易发展成为恋人。由第15题的数据可以得出:男生中认为志同道合型容易发展成为恋人的占20%,认为情投意合型的占52%,认为尝试型、弥补型、虚荣型的分别为10%、12%、6%;女生中认为上述五点的分别为26%、48%、2%、16%、8%。结论二:多数大学生交友是很理智的。表现一:大多数大学生交友是为以后发展打基础。由第4题的数据:男生中认为交友目的是为以后发展打基础的占56%,排除寂寞的占22%,而为了解决个人
关于大学生交友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