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魏涛-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策略(网络谣言治理方向).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魏涛:网络谣言与政治安全应对
造谣,虽说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绝对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个人复仇、群体斗争或两国交战的必备利器。造谣以其"源头难控","效果明显",又"不伤肉身"的独特优势,从军事到政治,从官方到民间,从学术到市井,无所不用。而造谣者也深禀祖上之教诲:君子动口不动手。
如今,网络交错,信息泛滥,造谣手法多、影响广、火力大、伤害深,更是盛况空前,令受害者心悸不止。尤其在社会性话题上,由于政府诚信缺失,民众的对立化情绪严重,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谣言一旦发生,传播速率颇为惊人。
谣言因何兴起?
单从政府的立场来说,无论民生、经济还是外事交往,但凡处理公共事务,很难说完全不损害某一方的利益:推广公交先行,必然伤及自驾车者的利益;实施限价诊疗,自然伤及医院的利益;治理市容市貌,必然伤及小摊贩的利益;打压房价,必然伤及地方政府的利益。这些矛盾的双方,不仅没有刑事案件那样明显的善恶伦理界定,而且极具普遍性,让管理者始终陷于两难之中。
假设大家把所有的社会管理中"不合意"都化作仇视情绪,它很快就会被煽风点火,瞬间燎原。
既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那么人民之间有了利益分歧,究竟该怎样调解?魏涛曾见身边不少"明智的"上任领导暗示下级:保身胜于一切;也听闻身边有百姓口头相告:别信政府,找记者,发帖子!看来,官有保身之策,民有叫骂之门,无意中,双方都亵渎了神圣的法律。紧接着,这些源自基层执法不当或政府干部腐败引发的社会不满情绪,被百姓夸张化、扭曲化,杜撰发展成为新的"文学体",而阅读“告状帖”、“申冤帖”、"发泄帖",快速培养起大众另类的文学审美情趣,成为必要的精神食粮。
谣言,相继诞生了。
造谣带来的连锁反应,呈几何式扩散,且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多次变异、屏蔽、扩大、消解,周期越长越不可控,社会影响越恶劣。假盐荒、假地震、假爆炸、假食品投毒事件,都让地方政府措手不及,无以应对
。经验告诉我们:当民众发现自己上了造谣者的当之后,怒气冲天所指向的,往往不是造谣者。
造谣的四种动机
造谣这种事情,动机并不复杂,不管“一拍即成”还是“精心设计”,不外乎几种幕后力量的差使。参考目前开展的公益营销、商业伦理等研究项目的有关数据(注:公益营销和商业伦理是魏涛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现将造谣动机归纳为四个类别:
:
出于疆土、贸易、外交立场等原因,如今海内外各种反华势力复燃,在中国政府物价、住房、就业、环境问题惹得百姓怨声载道之际,制造谣言就如同扔几颗核弹,必能立竿见影,获得奇效。于是,国内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陆续被反华势力收买,成为造谣的机器,在网上网下一展才华。这种有着幕后经济支持和策略指导的谣言,阴谋性极强,隐患巨大,其造谣者也被有良知的中华儿女尊成为"败类"。
:
网络是造就草根明星的大舞台。近些年,随着道德伦理观念发生逆转,因造假而走红者大量涌现。此辈特征是,以哗众取宠获得网友的关注。譬如,编造某恶性事件的“内幕”、爆料某落马官员的若干资产和情妇“黑幕”,多数是无中生有,乱点鸳鸯,只为迎合大众口味,乐此不疲。网友越是好奇,造谣者越是兴奋,殊不知,一言一行,为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埋下伏笔。
:
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更大的发行量和收视率,经营性网站为了获得更多的浏览量,都会放弃本分,利用夸张、扭曲等形

魏涛-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策略(网络谣言治理方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b6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