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之道之庄子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庄子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导入: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6 世纪,中国出现了老子与孔子;
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
希腊出现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
犹太出现了先知运动,这个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了耶稣
你熟悉下列句子吗?
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你熟悉下列句子吗?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君子之交淡如水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成者英雄败者贼
看图说成语
一、结识庄子
庄子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庄子》一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庄子的介绍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老、庄之道之庄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