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的大学 (本文作者:阿湟)那时,刚刚走出高中校园的我还是个腼腆害羞的小姑娘,对大学生活抱着种种不切实际的遐想。于是在饭桌上,各方前辈借着自己的记忆为我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大学生涯规划课。妈妈的同事,一位20世纪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说他上大学的时候,每日早起晨读,每晚熬夜自习,回到宿舍同学间谈论的全是人生理想,满心想的都是国家建设……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姐抽空把我拉到一边,劈头盖脸地对我说:“别信他的。大学就得好好享受、好好玩,一旦工作就永远没机会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开始在我的脑海里翻江倒海、倒海翻江…… 提前!提前!提前! 我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了大学校门。还没等我咂出大学生活的滋味儿,身边的同学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收集关于考研、留学、就业的各种信息了,甚至有一位同学坐在上铺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严肃地告诫我:“你没看新闻吗,就业形势严峻,不提前准备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挨打!”刚入大学就时刻准备着毕业,并不是我们学校的特例。我的老师在课堂上曾经不无自嘲,甚至带着几分鄙夷的口吻说:“为什么那些本科学校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反而能考到我们学校读研?因为他们从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大二以后基本没有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考研、考研、再考研。这样的孩子,即使身处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学校,也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迎新的老乡会上,三个早已毕业的师兄师姐被盛邀出席。一位师弟请教一位已毕业的师哥,他虔诚地问道:“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被询问者拿出大师哥的范儿,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大学四年漫长的实习兼职经历,不厌其烦地诉说自己当年因为从大一开始就在各种公司摸爬滚打,积累了无数经验和人脉,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好工作。最后,他拍着桌子总结:“总而言之一句话:实习要趁早!”再想起我的大学室友小黑。GRE、TOEFL轮从大二开始,小黑把番考,她的大学生活要么是备考TOEFL的同时等待GRE的分数,要么就是备考GRE的同时等待TOEFL的分数……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四那年,她的GRE、TOEFL终于达到了她心目中理想的美国大学所要求的分数。所谓毕业准备提前,大抵也是如此。大一开始去用人单位打杂,大二开始坐穿自习室,大三开始GRE和TOEFL轮着考……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些真的就是大学生活吗? 掐头去尾的大学回想起我的大学四年,似乎永远都在追赶:追赶文凭,追赶人际关系,追赶工作经验,追赶一切本不属于这个阶段的东西。掰着指头算算,老一辈大学生纯学习的生活,表姐纯玩乐的生活,其实我都没有经历过,更谈不上享受。我的大学是被掐了头去了尾的,一上学便被告知大学只不过是个跳板,既然我们迟早都得接触社会,晚接触不如早接触,管它好坏,先占个座再说!于是,上大学时满心想着工作,在校园里满心想着社会。然而,随着毕业的临近,我们却又回过头,用无比伤感的语调缅怀课堂、自习室、图书馆,似乎它们从未在我们身边存在过。我问过很多同学,大学生活最让他们怀念的是什么?有一个答案让我印象深刻。我的一位师姐说,大学给她留下的最美好的记忆是上电影赏析课。
谁偷走了我的大学--《读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