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的诗酒人生
唐代一大诗人李白,一生曲折坎坷,面对狂风暴雨血雨腥风,李白这个痴狂之人,唯有用诗歌、用美酒来麻痹他的心灵,来显示他的洒脱。虽然李白仗着他的才气,可以在皇帝,在权势,在恶势力面前, 适才放旷,但真正能让他心情解脱的,还是他的诗他的酒,李白斗酒诗百篇,也是人们家喻户晓的,他几乎所有的诗、词、文、赋,皆是在酒后创作的,我们且看李白的诗酒论人生。
李白的饮酒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思想:追求精神和个性解放;评击黑暗,蔑视权贵;渲泄心中的痛苦和悲愤;宣扬及时行乐和人生如梦。这些诗歌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舒缓活泼的,也有慷慨悲凉的。这些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别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切人点。
一、仕途失意,把酒咏志
《将进酒》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负与自信。又充分展示了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深沉忧愤与绝望。它既苍凉悲慨,意气颓放又豪情满腹,壮气凌云。且看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闻听朝中之事后,忧患之心顿生。酒酣之后,他拔剑起舞,慨然悲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城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篇诗句中的“昨日”不是仅指逝去的岁月,还指开元盛世的大好时光。而当李白的宏伟理想尚未实现之时,这些充满希望之光的“昨日”便弃我而去,可见这两句包孕着作者对开元之治消逝和宏图大志未酬的痛惜感慨。当然也含有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惆怅。这里的“今日”也不是仅指眼前的岁月,而是指安史之乱前夕的国家衰乱时期。此时,李白内心郁结的忧国忧民之情和报国无路之苦有增无减,使他深叹忧心烦乱,愤慨抑郁。此四句写饯别时的心绪,是作者对自己政治感受和世途境遇的艺术概括。
李白被后世尊为诗仙,而此《将进酒》一诗,则是太白借酒消愁、以酒抒愤的名作!此诗成于太白被赐金放还长安之后,仕途中的伟大抱负无法施展,诗人只能借酒消愁。在这愁苦的意境中,诗人却从反面述说忧愁使人衰老,以黄河水之流逝联想时光蹉跎,而后,“人生得意须尽欢”,豪放的诗句表现了对权贵的不屑。依稀仿佛,还能看到太白轻蔑的笑。“古来圣贤皆寂寞”,又有一种哀愁。无言,却愈加悲伤。特别是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任情倾泻,真可谓“天然去雕饰”,酒这时已经不是单纯的酒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李白诗歌中在写酒时都在言志或写壮志难酬后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恼,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愤世之心的具体体现。
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尽情的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自在逍遥,李白的诗似一壶壶醇厚芳香的佳酿,多么沁人心脾啊!李白借酒抒发自己的旷放豪情,表明对不合理的社会人生的藐视。“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梁园吟》),何等洒脱!李白用酒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激烈壮怀、难平孤偾,发泄自己的郁勃不平之气和抑不住的万千悲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何等悲怆!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马轻狂的青年时代,描述自己恣意行乐的
浅谈李白的诗酒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