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哲学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二、学习重点三、基本内容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懂得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掌握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一)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二)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学习重点一、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二、西方哲学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四、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基本内容(一)以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世纪的西方哲学,学术界将其界定为“现代西方哲学”。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一、研究对象(二)“西方哲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独特哲学形态。所谓“西方哲学史”中的“西方”,或“欧洲哲学史”中的“欧洲”,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概念。哲学之为哲学乃是希腊人的创造,它后来源远流长,形成了蔚然大观的西方哲学,而印度或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哲学。然而,这并不是说印度或中国的思想家没有思考过类似的哲学问题,只是说在它们那里不存在西方哲学形态那样的哲学。“西方哲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独特哲学形态。(三)哲学史就是哲学问题史(四)哲学问题的特征(一)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哲学,它一方面象自然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但又象宗教一样,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哲学以理性为基础,但是却由于其对象的缘故而不具备科学的确定性即所谓的“科学性”;哲学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为对象,但是由于它主要以理性的方法为认识手段,而这种手段难以通达终极关怀的境界,所以又不如宗教信仰那样自有其方便的法门。2、哲学问题的“求知性”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就此而言,哲学家应该是最谦虚的人,他们主张“爱智慧”而不自诩为“有智慧”。求知、知识或科学在希腊人心目中的含义与后世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希腊人追求知识并没有实用的目的,科学改造自然的功能则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三)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人文性哲学问题,我们称为“难题”。实际上,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在人的面前就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巨大矛盾,哲学问题便油然而生。比如说:“我们是如何来的,最终又会到何处去”、“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等等。
【哲学课件】西方哲学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