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山水城市建设中水系的治理.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山水城市建设中水系的治理 1概述山水城市的概念是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目前,对这一概念尚无准确、具体而统一的表述。但山水城市已成为很多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正在规划、建设实践中。“山水城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将先进技术、环境艺术、历史文化综合运用,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山水城市已成为21世纪理想的城市模式。水系作为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建设的骨架网络,影响着城市的性质、用地布局以及发展方向,另外在影响城市特色方面有时要比城市中的建筑更为重要。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水系的治理,如苏州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保持了三纵三横加一环的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城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基本格局和景观,城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著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苏州曾说“苏州之所以成为苏州的关键在于水,建筑物还是其次的”。成都市将府南河集防洪、环保、绿化、安居、道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整治,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城市建设模式即府南河模式,并获得世界人居奖。北京市1998年开始以建成水清、流畅、岸绿和在有条件的河段实现通航的现代化城市水系为目标,对城市水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整治,昆明湖—玉渊潭段及筒子河的治理使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水是山水城市的重要组成,城市水系的治理必须要满足山水城市建设的要求:1)防洪排涝标准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能够提供安全稳定的水环境;2)河水清洁,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3)充分利用水系的自然格局,体现山水城市的水文化特色;4)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水系治理要集景观、生态、文化等功能于一体。总之,只有坚持上述原则,高标准地综合治理,水系才能显示其在山水城市中的主体地位。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北依白云山,南有珠江干流贯穿市区,河涌众多,水网纵横,是一个山水相依、山环水抱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位居全国大城市的前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市政府及时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目标,充分体现广州“青山、碧水、蓝天、绿地、花城”的特色,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2当前水系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广州市在山水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于珠江前航道的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受到市民的称赞,誉为城市环境整治的形象工程。同时,对于市区河涌也开始综合治理,两岸拆迁,清淤疏浚,建设堤岸,绿化两岸,保洁管理,景泰涌等10多条河涌的环境明显改观,城市水系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与建设山水城市的要求相距甚远,城市水系治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a)防洪排涝体系尚未完善,,139宗水闸急需加固,46宗排涝泵站需要改造。完全达标的防洪排涝体系尚未建立。 b)综合治理水平不高,条块分割,整治工程各自为政,难以协调。防洪设施建设与市政截污工程不同步,河道整治上、下游治理不一致,跨河建筑物与城市景观不协调。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水系治理相比,治理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 c)规划滞后,有关部门由于对城市水系在山水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不足,规划中对于河道或河涌的功能定位不明确,整治目标单一,一

浅谈山水城市建设中水系的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1920809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1-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