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1160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 2010, 26 ( 12)
文章编号: 1002- 2694(2010) 12- 1160- 03
弓形虫病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王
萌, 王艳华, 蔡志杰, 张德林
中图分类号: R382. 5
文献标识码: A
弓形虫病( To xo plasm osis) 是由刚地弓形虫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
( Tox op lasma gondii) 引起的呈世界性分布的严重 PCR)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核酸
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扩增系统。其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等优点使之在短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多呈隐性感染, 而孕妇感染弓形时间内即被广泛应用。目前, 有很多基因可用作弓
虫后可导致流产、早产、畸胎、死胎等, 成为影响人类形虫的 PCR 检测, 最常见的有 B1 基因, 529 bp 重
优生优育的一种重要生物病原。怀孕动物感染弓形复序列以及 P30 基因。它们在弓形虫基因组中均
虫后出现流产、死胎, 甚至还会引起患病动物大批死具有高度保守的特点。PCR 及其衍生技术已广泛
亡, 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 弓形虫病应用于弓形虫病临床诊断, 在分子生物学诊断中占
的诊断方法以普通病原学和免疫学诊断为主, 而随有重要的地位。
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逐步建立了核酸探 2. 1
普通 PCR 技术
Burg 等
4 利用弓形虫 B1 基
针, PCR, 基因芯片以及 LAM P 等多种快速、准确的因, 首次将 PCR 技术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其灵敏
检测方法, 使该病的诊断方法日益完善。本文对弓度可以达到检测单个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 DNA 的
形虫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加以综述。水平。单连玉等
5 根据 Burg 建立的上述 PCR 方
1
核酸探针技术法, 检测感染组织内的弓形虫, 肝脏组织样本检出率
核酸探针技术又称核酸杂交( nucleic acid hy
为 81. 8% , 血液样本检出率达 100%。崔平等
6 以
bridization) , 是由华盛顿卡内基学院 Roy Britten 及弓形虫 P30 基因为 PCR 引物, 可以检测出 5 个弓形
同事于 1968 年发明的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虫速殖子的 DNA。并且可在病猪的肝脏、肺脏、肺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某一特定病原已知基因的全门淋巴结、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腹水的 DNA 样品
部或者部分序列预先分离纯化后加以标记作为探中检测出弓形虫。该方法特异性较好。
针, 与变性分开的待检 DNA 或 RNA 单链在同一退 2. 2
PCR
RFLP 技术
将 PCR 技术与限制性片
火温度下, 相应的同源区段便会发生特异性互补, 形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 th poly
成杂交双链。洗涤除去未杂交上的标记物后用自显 mor phism, RFLP) 结合建立的 PCR
RFLP 技术, 可
影技术进行检测, 便可检测出与特定序列结合的核以在诊断弓形虫病的基础上鉴定
弓形虫病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