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遐想顾宏漫步于山间小路,微风扑面而来,不时闻到一缕缕沁人心脾的野花香味。那黄与绿相交的一幅幅画卷,宛如画家破墨描绘的水彩画,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之际,自然会令发出由衷的感叹。又是一年清明节,你我本是无意,却注定都为清明而来。不知道是因为这个日子的深远,还是因为那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草坪上,三五成群的小朋友,有的在追逐嬉戏,有的躺在草丛中尽情享受太阳的沐浴,也有的正在放飞手中的风筝。他们用熟练的技巧把风筝拉扯得忽高忽低,犹如一朵朵迎风绽放的鲜花,把大自然点缀得如此娇媚。路上仍有行人,但却没有往昔喧闹。在漫漫春依里,耳畔依稀回荡着诗人的吟诵。“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那些普通的坟头,跳跃的火苗,飘飞的青烟,泣诉着一段凄凉的往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穿越人的一生,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或黎明百姓,终究还是要回归自然。一幕怀古的气象,就这样定格在曾经的回眸,是一种怆然,也是一种肃然,沉浸在依旧的清明,也许这就是活的人对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祭祀方式吧。在有风无风的日子里,在有雨无雨的清明,一缕丝丝入扣的情绪,一朵梨花濡染的灵魂,时时在敲打着人们的心。游人已不知去向,而我却还走在清明的路上。忽然一阵清脆悠扬的歌声打断我的遐思,对面山坡上几个年轻的姑娘正在向我迎面走来。她们嘻嘻哈哈追着玩,想必是初次到这个地方。几只野花,一把柳枝,她们都感到新奇有趣。“你也来踏青?”说话的人是一个扎着羊角辫,长这一双眸亮大眼睛,笑起来略带羞涩的小姑娘。我回答:“是。”望着姑娘们远去的背影,那银铃般的笑声消失在空旷的山野。我无意探测清明的深度,风和日丽的日子是否是我寻觅的那一方分野,那些与清明有关的传说故事,在潮湿的记忆力,就像穿越一种幽深的守望。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即便是一次短暂的停留,昨夜的低语会留在温存的梦里。独步行走在旷野的清明,清明是一种行走在季节里的生命,是一种良言美语的情谊,更是梨花分起的声响。这声响,在岁月里成长,在心灵里完美。
清明遐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