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祸兮福兮背景助读相关知识知识梳理春秋末年,天下战乱频繁,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革。老子作为周朝官吏,久住周国,看到周王室衰败,遂准备离周隐去。据说老子跨青牛西行函谷关时,遇到函谷关关令尹喜。尹喜早听说老子乃圣人,于是请求老子著书立说。老子应尹喜之邀,著书上下二篇,共五千余言。因其书“言道德之意”,后世称之为《道德经》,或称《老子》。《道德经》也是老子唯一的著作。,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主张“无为”,“无为”指基于天道的自然本性,顺任万物的本性无心而为;不是无所作为的“不为”,而是要人在遵循事物自然固有本性的前提下“善为”。背景助读相关知识知识梳理2.《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经》,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现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老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它为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和儒家对立的道家学派。(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判断句)(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判断句)(3)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判断句)(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介词结构后置句)(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介词结构后置句)(6)天下莫柔弱于水(介词结构后置句)(7)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宾语前置句)(8)不笑不足以为道(被动句)(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优化课件:13祸兮福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