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路的变迁.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路的变迁于孝信第一次过昆钢的路,是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春游活动中,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因要到昆明动物园,路经昆钢,进入昆钢路段,地面坑坑洼洼,空气中飘来难闻的气味,使我们这群没出过远门的学生,集体晕车。昆钢的生活区建在一座山包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公路,柏油路、水泥路宽敞、平坦,不管是步行或是开车行驶在上面,感觉都很好。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第一次到路经昆钢我的家乡是位于沂蒙老区红嫂故里的一个小村,三面环山、三面环水,通向村外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被称为大路的机耕路,一条是乡亲们经常走的羊肠小道,印象里那时只走过小路,没到过大路。第一次见到汽车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邻县的蒙阴发现了钻石,不知是省矿探测队的还是市矿探测队的,开着一辆半新半旧的卡车拉着探测用的设备,到村隔岸的山上去探矿,大人们都希望能探测出些什么东西,可孩子们却对那开来的汽车发生的浓厚的兴趣,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辆墨绿色的卡车,就是那种老式的军用卡车,全村的孩子都围着那辆卡车,这儿看看、那里摸摸,因为他们和我一样没见过汽车,我还纳闷"这么大的家伙,怎么开进来的",甚至在探测队走后好长时间,这辆汽车还是我们小伙伴谈论的话题。坐一坐汽车,成了我梦寐以求的事。   第一次坐汽车,坐的也是那种军用卡车。80年代初,在部队当兵的父亲已超过15年了,根据政策我们全家可以随军了,临走前,周边的邻居都来送行,说着一些"出去了享福了别忘了家里、常回来看看……"等等之类的话语,我和姐妹们兴奋的跑来跑去,一个劲的念叨,什么时候走呀!按捺不住的我们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早早的爬上了汽车,享受着坐车的滋味。家用的东西装了满满一车,随着驾驶员拿着个带着拐弯的铁家伙,在汽车前边摇呀摇,"轰"的一声,汽车发动了,我们也坐着颠簸汽车,第一次"走"了大路,那是什么大路呀!就是比那羊肠小道宽不了多少的坑洼不平的土路。迷迷糊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来到了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   到了城里后,知道了除了有军用卡车外还有公共汽车、吉普车、轿车等其他样式的汽车,知道了除了土路外还有柏油路、水泥路、石条路等各种道路。80年代中期,过年随父母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时,我们全家总是早早的起来先到公共汽车站搭乘那趟唯一的早班车,除了倒两次车外,中间还要到司机指定点的路边店吃顿饭再上路,车过蒙阴后就快到家了,不过这也是最难走的一段,因为这段是沙土路,路上不时看见辛勤的养路工用简陋的工具把沙土撒向坑洼不平、车辙明显的路上,公共汽车到乡驻地停车点已是下午了。大人背大包,小孩提小包,先到姑妈家歇歇脚,再顺着那熟

路的变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