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完美数学高考指导.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完美数学高考指导(一)高中数学竞赛讲义(一)──集合与简易逻辑一、基础知识定义1 一般地,一组确定的、互异的、无序的对象的全体构成集合,简称集,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集合中的各个对象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在集合A中,称属于A,记为,否则称不属于A,记作。例如,通常用N,Z,Q,B,Q+分别表示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正有理数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来表示。集合分有限集和无限集两种。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并用逗号隔开表示集合的方法,如{1,2,3};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例如{有理数},分别表示有理数集和正实数集。定义2 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A叫做B的子集,记为,例如。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B也是A的子集,则称A与B相等。如果A是B的子集,而且B中存在元素不属于A,则A叫B的真子集。定义3 交集,定义4 并集,定义5 补集,若称为A在I中的补集。定义6 差集,。定义7 集合记作开区间,集合记作闭区间,R记作定理1 集合的性质:对任意集合A,B,C,有:(1)(2);(3)(4)【证明】这里仅证(1)、(3),其余由读者自己完成。(1)若,则,且或,所以或,即;反之,,则或,即且或,即且,即(3)若,则或,所以或,所以,又,所以,即,反之也有定理2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类办法,第一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第二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第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种不同的方法。定理3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分个步骤,第一步有种不同的方法,第二步有种不同的方法,…,第步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种不同的方法。二、,检验元素是否属于集合。例1 设,求证:(1);(2);(3)若,则[证明](1)因为,且,所以(2)假设,则存在,使,由于和有相同的奇偶性,所以是奇数或4的倍数,不可能等于,假设不成立,所以(3)设,则(因为)。,先证,再证,则A=B。例2 设A,B是两个集合,又设集合M满足,求集合M(用A,B表示)。【解】先证,若,因为,所以,所以;再证,若,则1)若,则;2)若,则。所以综上,。例3 ,若,求【解】依题设,,再由解得或,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或2,所以或3。因为,所以,若,则,即,若,则或,解得综上所述,或;或。。例4 集合A,B,C是I={1,2,3,4,5,6,7,8,9,0}的子集,(1)若,求有序集合对(A,B)的个数;(2)求I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解】(1)集合I可划分为三个不相交的子集;A\B,B\A,中的每个元素恰属于其中一个子集,10个元素共有310种可能,每一种可能确定一个满足条件的集合对,所以集合对有310个。(2)I的子集分三类:空集,非空真子集,集合I本身,确定一个子集分十步,第一步,1或者属于该子集或者不属于,有两种;第二步,2也有两种,…,第10步,0也有两种,由乘法原理,子集共有个,非空真子集有1022个。。例5给定集合的个子集:,满足任何两个子集的交集非空,并且再添加I的任何一个其他子集后将不再具有该性质,求的值。【解】将I的子集作如下配对:每个子集和它的补集为一对,共得对,每一对不能同在这个子集中,因此,;其次,每一对中必有一个在这个子集中出现,否则,若有一对子集未出现,设为C1A与A,并设,则,从而可以在个子集中再添加,与已知矛盾,所以。综上,。。定理4 容斥原理;用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则,需要xy此结论可以推广到个集合的情况,即定义8 集合的划分:若,且,则这些子集的全集叫I的一个-划分。定理5 最小数原理:自然数集的任何非空子集必有最小数。定理6 抽屉原理:将个元素放入个抽屉,必有一个抽屉放有不少于个元素,也必有一个抽屉放有不多于个元素;将无穷多个元素放入个抽屉必有一个抽屉放有无穷多个元素。例6 求1,2,3,…,100中不能被2,3,5整除的数的个数。【解】记,,由容斥原理,,所以不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个。例7 S是集合{1,2,…,2004}的子集,S中的任意两个数的差不等于4或7,问S中最多含有多少个元素?【解】将任意连续的11个整数排成一圈如右图所示。由题目条件可知每相邻两个数至多有一个属于S,将这11个数按连续两个为一组,分成6组,其中一组只有一个数,若S含有这11个数中至少6个,则必有两个数在同一组,与已知矛盾,所以S至多含有其中5个数。又因为2004=182×11+2,所以S一共至多含有182×5+2=9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完美数学高考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2.42 MB
  • 时间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