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卷第 5 期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22 No. 5
2001 年 10 月 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Oct. 2001
信息集成技术及其发展(综述)
董福壮, 罗伟其
(暨南大学网络中心,广东广州 510632)
[摘要] 回顾了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详细说明了信息集成的过程、全局查询处理和查询
规划;最后指出其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信息集成; 基于中间件系统; 查询规划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9965(2000) 05 - 0074 - 07
针对不同的技术环境和特殊要求而采用不同解决方案开发的各信息系统彼此分离独立,互操作困难. 然
而,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等全局应用都要求对这些异构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从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处理手
段和科学的决策服务.
系统异构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考虑到费用、系统自治性要求和已有系统对企业的关键性,
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目标是在充分利用已有系统并尽量保持其自治性的前提下,构造和谐统一、可用性强和
高度互操作的新系统. 它包括运行支撑环境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应用集成以及人和组织的集成等多个
层次. / 网络互联技术实现了系统间的信息传输;接口与实现相分离,并通过类型接口实现了存
取和定位透明性的 CORBA 等分布式对象技术,提高了异构分布式系统的互操作性,但仍没有解决信息源的语
义异构[1 ,2] ;而信息集成的意义最为重大,它实现了信息的正确及时传输,是推进企业信息化最重要的因素.
1 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
信息集成技术为全局应用和用户提供了统一、透明访问一组已存在的自治、分布和异构数据源的方法.
集成的数据源包括各类 DBMS、电子邮件、HTML 文档、普通文件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
1. 1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
异构数据库集成主要有多数据库语言系统和模式集成两种方案[3] . 前者只提供了统一的多数据库操作
语言和公共接口以访问成员数据库,各成员数据库高度自治,但没有解决语义异构和实现存取定位透明,用户
必须指明所要访问的数据库,数据库之间的约束或依赖关系也必须由用户和应用程序负责定义和维护. 该方
法比较适合于集成少量数据库.
模式集成系统提供了一个全局模式,使客户可以透明地访问各成员数据库,成员数据库仍保持较高的自
治性. 模式集成比较适合于集成大量数据库或者要求高的存取透明度. 早期联邦数据库系统(FDBS) 仅指模
式集成系统,后来被引伸包括没有全局模式的松散耦合数据库,如前面的多数据库语言系统. Sheth 和 Larson
在文献[4 ]中提出了 FDBS 的五层参考模型,即局部模式、成员模式、输出模式、联邦模式和外部模式.
1. 2 基于中间件信息系统( Mediator - 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MBIS)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人们迫切需要集成大量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源中的信息,如
Web 信息,并要求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以便集成新增数据源. 基于模式集成的传统数据库集成方法已不适用
信息集成技术及其发展(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