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Environment):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的定义: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体、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WHO关于环境的定义:环境是在特定时刻有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的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按照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分为: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并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如清洁的水、空气、土壤和气候。第一类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地方性疾病(地球化学疾病)。
次生环境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改造后的环境有更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一面,如房屋、风景区、疗养院等。第二类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全球性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2臭氧层破坏3酸雨的形成与蔓延4生物种类减少
5海洋污染6有毒有害化学物资污染与越境转移 7水体污染水资源危机8土地退化、沙漠化和耕地損失9森林减少 10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布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环境问题具有地域性特征。
城市和农村的比较
主要问题次要问题
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绿化面积减少
农村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化肥、农药的污染
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
健康的定义:20世纪70年代,WHO在世界保健大宪章做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健康的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份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善于休息, 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站立时身体各部位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无炎症;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一) 生物学因素
(二) 环境因素
(三) 医疗保健卫生服务因素
(四)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不断发生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和转移,形成连续流动。当这一运行处于平衡状态时,称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相对的。任何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可以破坏这种平衡。
·生态平衡的定义: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对适应的状态。即指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
·环境因素对健康作用的特点:1环境污染物质种类多,作用多样性,影响范围广;
2涉及人群广,接触时间长,影响高危人群;
3污染物物质浓度低,作用时间长,危害易被忽视;
4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污染物相互转化,诸因素综合作用;
5得病容易去病难,危害事件长。
·致癌因素:①化学性致癌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有可能引起肿瘤。经发现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有:
1)化学元素:铬可引起肺癌;镍可能引起肺癌和鼻癌;长期接触砷可引起皮肤癌和肝癌;长期接触镉可引起前列腺癌。其他元素如与铅、铁、锌、硫、钼等的长期和较大剂量的接触也可能会引发肿瘤。
2)环状碳氢化合物:国外很早就发现扫烟囱的工人易患阴囊癌;后来又发现接触煤焦油易患皮肤癌。经过研究证实煤烟灰和煤焦油中含有环状碳氢化合物,这种物质具有致癌作用。其中最常见的为3,4—苯骈芘。
3)亚硝胺化合物:动物实验证明:亚硝胺能诱发许多动物肿瘤,主要诱发食管癌、肺癌和肝癌。
②物理性因素:包括热、机械、紫外线、放射线等长期慢性刺激。
1)据观察,长期与较大剂量的X-线接触或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发生鳞状细胞癌;
2)长期与大剂量放射性物质接触,如开采放射性矿山或长期在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地区居住的居民,肺癌和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3)食管癌患者大都有长期吃过热、过硬的食物的不良生活习惯。
③生物性因素:
1)病毒:是重要的生物致癌因素。已经证明百余种动物肿瘤是由病毒引起的。在人类肿瘤方面,已从非洲儿童淋巴瘤和一些鼻咽癌
环境与健康资料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