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894—1919)限时训练(二)1、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科学与人权并重4、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 )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里“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主要表现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 、在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场中,有一个八匹白马拉着两节火车奔腾的镜头。尽管这是艺术夸张,但马拉火车确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过。它最能说明( )、1790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令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用“同志”“先生”等。、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看到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局限性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天命诏旨书”“安民靖土”
中国近代史(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