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家给出应对网络舆情过度情绪化表达2大建议.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家给出应对网络舆情过度情绪化表达2大建议来源:综合一、从社会危害的角度看,过度情绪化表达直接带来的“束缚”,表现为出自民意的不合理诉求,在内容和方式上都获得了社会利益群体、党派、组织等社会运行框架中一些关键点或力量的支撑,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束缚性”的整体障碍,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束缚。二、从保障社会发展的基本秩序和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角度看,过度情绪化表达现象和民粹主义的泛滥,不是一个小问题。本来,互联网提供了推动民主监督的好机会,但一旦过度情绪化表达占据了上风,就会改变这种好端端的“民意约束”本该有的优点,而把“约束”蜕变为一种“束缚”,甚至是“扼杀”。当前,中国的依法治国、深度反腐、深化改革以及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推动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走向前所未有的最好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点上,倡导和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意义非凡。在民主健康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两个不可偏废的“约束”:一是要“约束”权力,防止过度的权力对合理民意的侵害;二是在政治民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不合理或极端化“民意”的合理约束,其中包括反对网络舆情在内的过度情绪化表达,防止不正常民意的张狂给政府执政、社会治理等造成侵害,防止形成目前奉行西方政治制度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的那种破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束缚性”的整体障碍。在这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在政治协商、社会协商和基层协商等不同层级、不同领域,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此防止过度情绪化表达和民粹主义风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给出应对网络舆情过度情绪化表达2大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