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蔡佳玲学号:200923113100001黄昏斜阳汨罗泪“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楚国大吉之年(摄提贞于孟陬,也叫“岁在娵訾”,是楚国的吉年),我降生于一个古老显赫的家族,听家里的老仆人说,那时候父亲欢喜地把我抱在怀里,为我占卜,赐予我富含祝福与期望的名、字。年岁渐长的时候,父亲开始手把手的教我断文识字,他教我明事理,更多的是教我修身养性。父亲是希望我能光大家族的,他告诉我前代圣贤的遗训,期盼着我能成为楚国的栋梁之才。后天的努力学习,加上与生俱来的高贵优雅,我不负众望的成为楚国众多青年才俊中的翘楚。为国尽忠、光大家族是父亲对我的期望,也是我自己想要为之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我深知,要为国家做出大事,就必须要接近君主这个最高统治者,进入政治核心。凭我拥有的优秀品质、才能所产生的良好影响去引起太子或是威王的注意,是我最好的选择。初入郢都的时候,在莫敖子华(注:“莫敖”是楚国的高官,相当于令尹;屈氏当时的有名人物屈章,字子华)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将自己展现于威王之前,他是一个满怀抱负的君王,重视贤才,他很欣赏我,命我做太子熊槐的侍读。这个时候的楚国政治清明,安定繁荣。这个时候的太子熊槐,是一个对国家未来满怀希望的王位继承者,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的发展大计,这是我非常乐见的情形。我专心地收集古史中各种各样关于关于治国方略的事例,以供自己和太子阅读,相互分享各自的看法。后来,威王任命我做了太子的老师,教学相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互相信任也日益深厚。我曾期盼,愿我们之间的信任能长久持续,愿楚国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威震诸侯。我曾以为,我的愿望会成真!“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公元前329年,楚威王薨,太子熊槐继位为怀王。即位之初,我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怀王的压力来自于朝中位高权重的老臣,我的压力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暗中对老天发誓,甘愿肝脑涂地,也不能辜负怀王对我的信任。随着怀王势力的日渐巩固,朝中臣子的格局也相继发生改变,怀王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任用了大批少壮派官员,我被他任命为左徒,这一任命,更增加了我努力事君报国的信心。“在其位,谋其政”,其时,楚国周边形势安定,然而,这所谓的安定,在这个群雄纷涌的年代,是不可能长久的。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列强竞争好和兼并,在仔细分析了楚国内政外交的现状后,我向怀王提出了修明政治,革除弊端,以求调动民众,建设国家,积蓄国力的建议。怀王深思熟虑后,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们精诚合作,逐渐的制定出了一套能使楚国强大起来的治国之策。在君民的共同努力下,楚国国力增长,公元前323年的对魏战争的前期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楚军在令尹昭阳的统率下北伐,长驱直入,深入腹心,占领了魏国的八座城池,一直打到了魏国的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楚军没有乘胜追击,取得更进一步的胜利,令尹昭阳为了自身利益而退兵,班师回朝,而且,并没有因为擅自退兵而受到重责,依然安居于令尹之位。鉴于此,我进一步感到了完善法纪的重要性。怀王下令,让我起草新的宪令条文,使楚国的法制更为完善。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我可谓是殚精竭虑,我希望楚国政治能在新的法令条文辅助下愈
黄昏斜阳汨罗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