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0~1岁)(1~3岁)(3~5岁)(5~12岁)(12岁至成年)口腔期(oralstage,0~1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肛门期(analstage,1~3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性器期(phallicstage,3~6岁)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于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潜伏期(latentstage,7岁至青春期)七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两性期(genitalstage,青春期以后)此时期开始时间,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自此以后,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以臻成熟。第一,男性性器阶段。母亲是快乐的目标,想得到母亲,会对父亲产生嫉妒和敌对情绪,即恋母情结。若母亲反对以及由于父亲反对产生阉割焦虑的话,该阶段结束需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为压抑,第二个为以其父亲自居,认同其父亲的行为。父这时孩子不再想到代他的父亲,而去认同父亲的行为方式,认同亲的行为标准。也正是在这种认同的过程中,孩子形成了善恶的标准,而这些又成了他的超我的一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在此阶段,由于环境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往往使孩子产生固着。在此阶段造成固着的环境有两类:一类是“外伤事情”,包括受到父亲或母亲的吸引,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冲动,而当他看到父母的性关系或性行为时所形成的所谓外伤;看到成人性器时产生的一种阉割焦虑所形成的外伤。此外,兄弟姐妹的出生也是一种外伤,因为他们造成了他的奥狄浦斯欲望的满足的减少。第二类环境是”慢性态度“。父母无意识地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爱物,如父亲把女孩子作为自己的爱物,这样就加深了奥狄浦斯情结,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可以察觉到此行为,因此产生恐惧和犯罪感,接着对孩子产生愤怒和反对,这样孩子就产生了一种不一致的经验,这正是过度的不满足的体现,从而造成外伤。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