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一)年龄的禁忌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在年龄方面人们最忌讳说“九”。小孩子九岁时不能说九岁,要说自己八岁或十岁,到了十九岁也不能说十九岁,也是要跳过的。在年龄上只要带九的都禁说。因为人们认为九是数字的最高极限,人们恐慌年龄到了最高极限之后会有病或死去,所以禁说“九”。当地人不仅禁忌这种“明九”,也忌“暗九”。比如说一个人到了十八岁(二九十八),二十七(三九二十七)等,虽然不如“明九”忌讳得厉害,但在这种“暗九”的年龄,人们要穿红来避邪,以求这一年的平安。人们在年龄上避九,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九”这个数字的崇拜。古时人们认为“九”充满了神秘感和崇高感。故而,天要分九天,地要分九州,帝王立庙要立九庙,设官阶要高九品,人有九窍。正是因为他们对“九”这个数字太过崇拜了,因而由崇敬产生了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在年龄上人们要避“九”。(二)病的禁忌在民间人们在生病时忌说“病”字,如太原小店区的人们说“生病”为“难活、不舒服、受老凉咧”;长治和晋城等地则说为“歪嘞”;陵川说为“不快当”;和顺说为“不待动”;中阳则说“不受瘾”。除非某人得了大病或是得了不治之症,人们才会说他“病”。而一般的头痛、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人们是不说“病”的,因为人们害怕“说凶即凶”的语言魔力,害怕这么一说,自己真的会得上什么不治之症。疾病与死亡的关系非常密切的,因而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并不亚于死亡。基于这种恐惧心理,由此有了对“病”的语言禁忌。由于对“病”的禁忌,有些地区甚至连“看病”都不说。如大同和运城地区就将“看病”称为“请大夫”;长治、文水则用“请先生”来代替“看病。(三)“死”字的禁忌在山西民间,人们对“死”的说法各异。临汾、新绛、和顺将“死”说为“老了”;太原和榆次则说为“老客了”;大同说为“老奄了”;中阳和平遥说为“老煞了”;介休、孝义、临县称为“老下了”;襄垣则叫“圪蛋齐了”。这些说法也只限于老年人。中年人死了,中阳则说“走咧”;而在太原小店,中年、老年人死了都说“走咧”;临县则说“失迹哩”。对于儿童的夭折,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运城、新绛把儿童的“死”说为“撂了”、“丢了”;和顺和平遥也说为“丢了”;永济则说为“殇了”。而与死亡相关的事物也有了委婉语,如“棺材”一词在山西许多地方就有不同的说法。洪桐就把“棺材”叫为“寿器”;长治则叫为“板”;介休、孝义叫为“材”;运城和临汾把专用于给夭折的孩子准备的棺材叫为“合”;临县、永济、万荣则叫为“木头”;临汾用“老虎”来指代“棺材”。“棺材板”自然也是人们不愿提及的事物,说到棺材板,人们则把它称为“寿木”、“寿材”、“寿器”、“寿板”、“材子”等。不仅如此叫,山西太原小店、清徐等地,老年人还会早几年把棺材做好,在里面放个不倒翁,以示“不倒长寿”之意。与死亡相关连的丧葬自然也是禁忌的内容。某某人家里如果死了人办丧事,见到别人时不能说人家家里在办丧事,而要说“某某家有白喜事”。“出殡”一词人们也不愿直接说出口,大同和怀仁说为“发引”;太原和永济说为“发落”;介休则说为“安排”。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之外,有些死的委婉词也带有一些安慰心理或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例如,说“走了”、“不在了”就像是在安慰自己,那个人只是走了、出去了,也许他并没有死。而“仙逝”“仙羽”“驾鹤西归”这些死的替代词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要去西方的极乐世界,

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1-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