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同方言数字崇拜与禁忌的现象及其原因探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同方言数字崇拜与禁忌的现象及其原因探析8800字
方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方言代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大同方言数字崇拜与禁忌现象探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曾为三代京都、两朝重镇,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秀的人文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丰富的煤炭资源名载典籍,扬名中外。大同地区曾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汇的地方,其方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融汇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
方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方言代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数字方面的差异更是不同地区语言特征、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差异的体现。对数字的崇拜和禁忌是中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民俗现象,更是先祖们流传下来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语言模式。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1]。
大同方言有关数字的崇拜与禁忌十分丰富,即使与同一省内的其他方言相比也相去甚远,那么大同方言的数字崇拜与禁忌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本文先从数字崇拜与禁忌的现象说起,再挖掘其成因。
1、对单数的崇拜
在山西尤其晋南地区,喜双不喜单,但在大同方言中却恰恰相反,人们更偏爱于单数。
建筑方面:大同受古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影响,房屋建筑的数量一般是三间、五间、七间等单数,尤其大多数为五间。在以前大同的农村地区男女婚嫁的时候,五间大瓦房还是相当优越的条件。在盖房子的时候,尤其盖正房,人们忌讳双数,如果有四间房的地方,一般会盖三大间或五小间。如果两边还有空地,人们会盖几间耳房,盖的仍是单数,多为一间。
服饰方面:以前人们穿的衣服大都是由裁缝或自己亲手缝制而成,衣服上所缝制的扣子则有特别的讲究,无论给大人还是孩子缝制衣服上的扣子绝对不能是四个或六个,一般都是五个,有时候小孩子的也可以缝制三个。
礼俗方面:在男女婚嫁、老人丧事中,人们上礼钱以前是三块五块,现在是三百,五百,没有人送二百或四百的;在孩子出生后要过三天、七天、十二天、满月、百天、圆锁(十三岁生日),亲戚朋友探望时多送鸡蛋,一般送九十九颗或一百九十九颗等单数;办丧事的时候,有做三(烧纸)、做七(俗称开鼓,亲友前来吊唁)的说法,这时候会为亡灵超度念经,但却没有做四,做六的说法,贫穷的人七天或九天就下葬,有钱的人家从头七到七七,共49天才出殡;古时多在八月初三、十二月二十三日做祭礼(大同县);小孩子被吓着、生病神志不清的时候,大人抱着孩子围着自家的吃水井正转三圈,倒转三圈,边转嘴里边念叨着:……(一般为孩子的名字)跟妈回家哇。
希望孩子尽快苏醒好转起来,俗称叫魂,转的圈数也是单数;在过节,婚嫁,来客人等重大节日中人们多吃油炸糕,由于大同丰富多彩的糕文化,以及人们热情好客,互爱互助的民风特点,刚炸出来的香脆可口的油炸糕必然要送给邻里之间互相品尝,在送的时候,大人叮嘱孩子千万不能送四个,有人三鬼四的说法(阳高),且其他地方都是送单数,不送双数。
重大节日:逢年过节时,已订婚或结婚的男女,送双方父母、亲戚朋友月饼、粽子时,多送299,399,499个等;收到的压岁钱也多是599,799,999等;端午节的时候,凡是未满12岁的孩子们都要佩戴七节福,用七种颜色的纸编制而成,以保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

大同方言数字崇拜与禁忌的现象及其原因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