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目录
《课标》和《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及其特点
体育和健康课程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的现状与困境
新课标理论和实践中的困境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一、《课标》和《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及其特点
2004年,我国在全国各级学校正式推广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相对于以往的教学大纲,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全面合理的目标要求,并主要体现以下价值;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能力。
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有如下特点:
从“以教为本”走向“以学为本”: 体育活动中确保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发扬教学民主;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刚性约束”走向“弹性空间”
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内容标准
教学实施和操作
教学评价
《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
2008年,教育部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特制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具体要求。指导纲要最后指出“健康教育课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以现有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体育教师为基础。”
《课标》和《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带来全新挑战。
二、体育和健康课程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农村中小学健康课程现状与困境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与困境
我国农村中小学健康课程现状与困境
2001 年9 月, 全国第9 次教育改革应运而生。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要求, 健康教育被明确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再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 而是以学段划分整合到小学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科学课、体育课; 中学的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生物课、体育与健康课之中。各门课程的新课程标准, 根据本学科的学科体系, 相应加入了一些涉及健康的内容。
我国农村中小学健康课程现状
1. 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的评价
开课率低,课时被挤占;初中开设的健康教育课情况更不理想;多数学校无教材,无专职教师。
多数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健康教育课,但多数学生对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情况不满意。
2. 任课教师现状
任课教师中多数为中专学历或大专学历,普通中师专业的占大多数,其次是师范院校体育系毕业的,极少部分为医疗卫生专业。
主要由班主任、体育老师或校医兼职代讲,对健康教育知识和医学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全面和彻底。
3. 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在我国采用的健康教育课的授课教材多数是《健康教育》或是《体育与健康》,许多偏远山区虽然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但没有条件为学生发放健康教育教材。
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