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八记》: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革新集团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为宣泄内心愤懑,柳宗元遍游永州,寄情山水,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宴游:宴饮游乐。宴游记,记的一种。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思考: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僇:僇,通“戮”。这里是刑辱的意思。居是州:居,住。是,这。州,指永州。恒惴栗:恒,常常。惴(zhuì)栗,恐惧,忧惧的样子隙:空闲,空暇,:缓慢行走的样子。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译文: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不受拘束的游玩。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日:每日。徒:随从。穷回溪:穷,穷尽。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披:用手拨开。更相:互相极:到趣:通“趋”,往。译文:每天和随从登上高山,深入深林,走遍萦回曲折的溪涧。只要有幽深的泉水和奇特的石头,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那里,就拨开草丛随地而坐,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互相枕靠着躺下;躺下就做梦,心里想到了哪里,梦中也就做到哪里。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是:这。异态:不同景致未始:未尝。怪特:怪异奇特的景色。译文:睡醒之后就起身,起身后就直接回家。我认为,凡是这永州山水有奇异形态的,都被我领略过,却不曾知道西山怪异特别。第一次宴游时的柳宗元的感受?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此五句语句长短交错,语气急促,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上下钩连,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游览大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虽然畅游酒醉,所见的幽泉怪石没有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与解脱,这里的柳宗元是快乐其表,忧伤其里。诵读并疏通第二段,说说作者笔下的西山是怎么样的?找出相关词句。
《始得西山宴游》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