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doc:..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朱剑辉(河南新野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野47350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40-02【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提高心肌梗塞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1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观察效果。结论康复护理对降低心肌梗塞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为严重的类型。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血栓的形成,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或持续性痉挛,部分动脉管腔发生急性闭塞,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急性心肌坏死。患者可在情绪激动、精祌紧张、过度劳累时诱发心肌梗塞。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心衰、发热、心电图进行特征性改变、血清酶升高等。木病在欧美常见,50年代美国木病发病死亡率〉300/10万人U,70年代以后降到<200/10万人口。在我国木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年代和80年代以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permil;-&permil;,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但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上看,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较70、80年代要高的多,从年龄上看趋于年轻化,因此患者往往在心理上承受很大压力,继之产生很大心理变化。康复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人际关系以语言和行为来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的一种方法。可见康复护理是治疗疾病中极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的认识逐渐提高,使住院病死亡率逐年下降。现将近几年来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诊断符合WHO标准,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55&plusmn;8岁,前间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2例,下壁6例,高侧壁2例,应用一般常规疗法:吸氧、镇痛、扩管、利多卡因、极化液等,部分病例应用溶栓疗法,治疗好转15例,死亡1例。,出现恐慌不安、焦虑情绪而加重病情。U监护病房,特殊的场所、生疏的环境以及抢救带来的紧张气氛,中年患者心理更复杂,因为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老人、子女及事业的发展前途等因素,会进一步加重紧张和神情不安。,深知生命岌岌可危,但又禁不住要思考,吃睡不好,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忧心忡忡,极为伤感。,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短暂的缺血、缺氧所致,而情绪不稳定、焦虑、愤怒、忧郁等因素,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缺氧和坏死,如疼痛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情绪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3康复护理由于个体差异,在生理、心理上急性心肌梗塞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就需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