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的 病因、诊断、和治疗
颅内压正常成人为60-180mmH2O,儿童50-100 mmH2O,超过200 mmH2O为颅高压,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颅高压综合征。颅腔内有脑、脑脊液、血液三种内容物。脑脊液占总容积10%,脑血流量约占2-11%。
一、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
(一)脑脊液增多
CSF主要由侧脑室的脉络膜从产生,由侧脑室通过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经侧孔和中间孔→小脑延髓池→基底池→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然后由上矢状窦的蛛网膜颗粒和脊髓的蛛网膜绒毛吸收。成人总量为100-200ml,24小时更换5-7次,共产生1500ml左右。
原因:
1、脑脊液分泌过多;
2、脑脊液的循环阻塞;
3、脑脊液吸收障碍。
(二)颅内血容积增加
1、静脉压影响明显;
2、动脉压慢性增高影响不明显。
(三)颅内占位性病变
(四)脑水肿
各种脑部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脑组织细胞内外水分的增多,导致脑体积异常增加时称为脑水肿。
常见原因:
1、感染性疾病;
2、中毒性疾病;
3、急性颅脑损伤;
4、急性脑血管病;
5、脑缺氧;
6、全身系统性疾病;
7、其他(中署、输液反应、放射性脑病、钠中毒)。
机制分为三类:
1、血管源性脑水肿。最常见,其主要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血清成分与水分子漏进血管周围的细胞外间隙而形成。
2、细胞毒性脑水肿。所有脑细胞均肿胀,同时细胞间隙变小,血脑屏障相对完整,水肿主要在细胞内。
3、间质性脑水肿。脑室内过多的脑脊液穿过脑室壁向邻近脑组织过滤,引起脑室周围白质中的水份和钠增加,细胞外液体增多,此时白质水含量增高,白质体积减少。又称为脑积水性脑水肿。
(一)颅内压增高症状
1、头痛;
2、呕吐;
3、眼底变化;视乳头水肿是颅高压最可靠的体征,并非都出现,幕下肿瘤视乳头水肿发生率>幕上。
(1)早期视乳头水肿;
(2)充分发展型视乳头水肿;
(3)慢性视乳头水肿;
(4)慢性萎缩型视乳头水肿。
二、症状与诊断
4、复视;
5、抽搐;
6、意识障碍;
7、瞳孔变化;
8、生命体征的变化;
(1)、血压变化
(2)、脉搏缓慢
9、耳鸣、眩晕;
10、肺水肿。
(二)脑疝形成
颅内占位性病变成弥散性脑水肿引起颅内压不断地增高使脑组织的某一部分移位,受到挤压,并被挤入附近的硬脑膜裂隙或枕骨大孔中,发生嵌顿,压迫部分脑组织、颅神经及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紧急的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病因诊断与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