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03任务-0005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理”解释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忠孝仁义、三纲五常等()是永恒不变的。()专用术语,系指盛行于奴隶社会中的墨、劓、刖、宫等刑种。,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原则日益()。,提出了()的刑罚思想。“善者益知有所劝”“助恶者日衰”“申明赏罚”“向善者益多”5.“司法时令说”,即“赏以春秋。刑以秋冬”,以此来顺应()。“德”、“礼”、“政”、“刑”四种统治方法与其()联系了起来。人性论“人欲”“气禀”,不能相互告发,原本是先秦儒家的一种()。()正统法律思想敲响了丧钟。()为追求目的,以明德亲民为政治信念。谦谦君子“圣人”仁者士大夫10.“德礼”所要求的是人们以“知善之可慕”、“知不善之可羞”的()行为。()。“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两者都是“天理”的()。工具目的概念产物13.()在考证刑法典的形成时,清楚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线索和规律:习惯、习惯法、成文法。()。习惯传统常态冲突15.《大学衍义补》系明代中叶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所撰。“德礼”或“政刑”的(),统治者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俗”。、爱民、慎刑,反对严刑峻法、反对()。“孥戮”“罪人以族”族诛连坐“夷三族”()。“八议”等推崇备至则非丘濬莫属,吕温则主要从()的后果对“八议”等制度进行了抨击。()刑事处罚的一种制度。强制免除自裁加重保存交卷为防止作答丢失,请在交卷前,及时点击【保存】按钮。服务邮箱:******@-0005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七出”“三不去”的很多。√×()。√ד号令既明,刑罚亦不可驰。茍不用刑罚,则号令徒挂墙壁尔”。√×《驳复仇议》,主张有限制的复仇。√×,敢于怀疑,敢于思考的精神,对于明初解放思想起过重要作用。√×26.“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儒家思想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贵州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03任务-0005(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