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望岳,如梦令,西江月)诗词五首(观沧海,次北固下,望岳,如梦令,西江月)(第一时),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l)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意境。预习指导:,读准下列字的音::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三、学习《观沧海》《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作者曹操(1-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小结: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抽查个别背诵。四、学习《次北固下》《次北固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五、学习《望岳》(712-770),,生于河南巩县。七岁会作诗,,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3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携家逃难。后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他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后,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后因成都战乱,杜甫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杜甫赴洛阳应进土举,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是游泰时所作。泰为东岳,是五岳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所
诗词五首(观沧,次北固山下,望岳,如梦令,西江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