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西史赵城中村改造二期A地块基坑变形监测观测方案 工程编号:工程负责人:审核人:(1)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郑州市金水区西史赵城中村改造工程索凌路东地块,索凌路与宏达路交叉口东北角。(2)主要建筑物:拟建建筑物地十幢高层及临街商铺。(3)基础结构形式:工程采用桩基形式,桩基采用CFG桩形式。(4)基坑及围护结构:基坑采用一级放坡形式及二级放坡,支护范围为A地块高层楼和地下车库边坡,边坡高度为7m∽8m。本边坡支护为临时支护,支护形式采用土钉墙形式。预应力锚杆L=12∽14(m)***@1500mm,设计抗拔力160kN,锁定荷载70kN(80kN),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及支护形式,本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二级。(5)根据围护设计提供的挖土标准工况施工顺序:第一步:施工坑内降水;第二步:施工砼围檩及周边地坪硬化;第三步:土方分层开挖,-,施工顺序遵循先锚后挖、逐层至坑底;第四步:浇筑快硬混凝土垫层;第五步:开挖电梯井、集水井深坑;第六步:浇捣混凝土底板及传力带;第七步:待混凝土底板及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结构施工。(6)工期:本工程自支护开始至±。(7)本工程相关单位建设单位:基坑围护设计::本次基坑开挖边缘距离公共道路约20米左右,。本次监测只针对基坑支护体系。,基坑影响范围内土层情况摘录如下:层序土层名称层厚(m)重度kN/m3φ°,尤其要止水、隔水、降水,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对于实践较多的一般工程,可借助以往的经验,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参数进行设计和施工,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就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和实施监测计划。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好信息化施工。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将现场监测的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导出更较接近实际的理论公式,用以指导工程。(1)编制依据Ⅰ.有关规范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007-2002》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2-2002》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2》5)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Ⅱ.有关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本基坑工程围护方案报告(电子档)基地范围地形图(电子档)(2)编制原则Ⅰ.系统性原则所设计的监测项目有机结合,并形成整体,测试的数据相互能进行校核;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在施工工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利用系统功效减少监测点布设,节约成本。Ⅱ.可靠性原则设计中采用的监测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通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期内;在设计中对布设的测点进行保护设计。Ⅲ.与结构设计及科研相结合原则对结构设计中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对结构设计中的受力部位及受力较大处进行监测,作为反演分析的依据;依据设计计算情况,确定围护体结构的报警值。Ⅳ.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对围护体结构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Ⅴ.与施工相结合原则结合
西史村监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