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酷爱文学的我突然接到了《望月文学》主编、莱芜市钢城区文联著名作家周慎宝老师的电话邀请,说要我过去见个面谈谈。这个消息让我着实犹豫了一番,想起了丑媳妇难免见公婆的老话,遂硬着头皮去了。一番颠簸,几经周折,最终和老师在莱芜汽车站接上头已经十二点多了。济南的一位诗人许先生已经早来了,他们在等我。感动。周老师看上去是一位中年文士,气质儒雅,从容随和。“咱们也不喝酒,就去吃驴肉火烧吧?边吃边谈。”老师提议。南行数十步,有一“河间驴肉火烧”小店,三人拣靠窗的位子坐了,慢慢喝着茶,开始探讨一些问题。这次来访,一是因为本次《望月文学》散文精选出版的一些问题需要向周老师请教,再者也是久仰老师的大名,借这次机会过来当面聆听教诲。周老师不但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书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活动家,曾经多次成功组织全国散文诗歌小说大赛,全国楹联大赛等等文坛盛事,并在开拓文学阵地和提携文学新人方面享誉海内,《望月文学》杂志更是蜚声文坛,成为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一块圣地。老师特意为我准备了一幅刚刚创作的墨荷,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麦子熟了的季节》,一套《望月文学》报刊的合订本。我则给老师带来了一小方家乡特产红丝砚,实在是羞于出手,老师却很高兴。不一会,火烧和鸡蛋汤来了。火烧很香,只是忙于请教周老师各种问题,反忽略了这“天上鹅肉,地上驴肉”的味道。饭毕,周老师提议去淄川游蒲松龄故居,欣然遂行。约三时许到达目的地淄川洪山镇,又复打的去蒲家庄。蒲松龄故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体分蒲松龄故居和聊斋园两部分。故居简单,就是蒲公起居处;聊斋园则浩大,乃是故居的主题部分。周老师买了门票,然后在聊斋园的牌坊门口合了影,进入聊斋园。蒲公号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聊斋志异》全卷共收录文言短篇小说491篇。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把蒲公奉为“绝无仅有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是丝毫也不逊于莫泊桑、契科夫、欧亨利等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的。从四十岁开始,历三十年写成,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的确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文学奇迹。蒲公的好友,名士王士祯曾为《聊斋志异》题诗云:“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王公甚至于要用五百两黄金购《聊斋志异》,终未如愿。可见此卷当时在士人心目中的文学价值。,建筑面积6100平方。据说当时投资就在3000万余,堪称当代园林的典范力作。全园的房舍建筑均为青砖白灰叠瓦,古韵悠远。一进此园,便仿佛置身于康乾岁月,一缕心绪竟也古色古香了起来。最先进入的就是狐仙园,蒲公的生平馆内,蒲公肃然而坐,捻须微笑。然后就是蒲公生平的陶塑展柜,从童蒙岁月、三试第一、江南幕宾、归乡设馆、整理志异、七旬岁贡、一直到驾鹤西归,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倒是十分有趣。及出,有王力教授之石刻对联一幅,左为“一世无缘附骥尾”,右为“三生有幸落孙山”。细细想来,不觉莞尔。九折南行,则有狐仙园及万笏山诸景。大小石狐,憨态可掬,凡是人手可及者,其尖尖小嘴必被摩挲得光滑油亮,让人忍俊不禁。园内珍草异石,或芳华绝代,或鬼斧神工,非文字所能一一描述也。最奇者当属“雨钱石”,如《聊斋志异》之《雨钱石》所述:一书生求狐仙教变钱之法,狐仙遂作法令半空钱雨纷纷,皆落于此石之上,闪闪发光,但不能取,成此异石。细观石身,果有圆形黄色大小如币之斑点十数枚散布其上,状酷似铜钱。由
肖临骏:淄川聊斋园游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