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分析
[摘要] 目的讨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对该院在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接诊并确诊的重症支气管哮喘3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采取吸氧、气道解痉、补液及机械通气等积极治疗手段,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成功率。%,抢救成功患者在入院后6 h与接诊时的心率情况及呼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一旦确诊,立即对患者实施氧疗补液,解除气道痉挛状态,对极危重型患者,要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纠正呼吸衰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 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糖皮质激素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c)-0076-02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危急重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一旦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往往不能自行控制,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1]、心功能不全等严重的并发症。该病在临床上为患者首先突然产生严重气道阻塞,迅速出现昏迷和呼吸衰竭,严重者出现窒息,多数患者在3 h内死亡,病死率极高。所以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提高对重症哮喘的抢救疗效,至关重要。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探讨急救措施,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就治的31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出诊急救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岁,哮喘病史 7~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要求,所有患者均为重度水平,在数分钟内病情迅速恶化,无任何前驱症状,突然发病者11例,30 min内发展为呼吸衰竭15例,其中昏迷1例两肺呼吸音极低,呼吸34次/min;诱因中,空气异味18例,感染6例,过敏性食物3例,用力活动后3例,不明原因1例,所有入组观察患者均在第一时间接诊后迅速采取规范治疗。
诊断标准
休息时气短;端坐呼吸;单字讲话或不能讲话; 焦虑、烦躁或嗜睡、意识模糊;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0 次/min;常有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哮鸣音响亮、弥漫或者减弱、消失;脉率>120次/min;常有奇脉,>25 mmHg;最初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 PEF 占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45 mmHg;SaO2≤90%。只要符合某些指标,而不需满足全部指标,即可提示为该级别的急性发作[2]。
急救过程
电话接诊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均采取以下救护措施。①吸氧,均予面罩持续吸氧,浓度为2~4 L/min;②气道解痉, mL 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给予生理盐水 50 mL添加氨茶碱 g快速静脉滴注;或使用甲基泼尼松龙80 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600 mg/d 静脉滴注,逐渐减量,1~5 d以后停药;第三:补液,每日补充液体量为1 500~2 600 mL,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第四:机械通气,患者经过上述措施仍无效后,如果病情继续恶化,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低于8 kPa, kPa[3],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