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考察学习汇报材料12月4—8日,我们四人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名师专业化论坛”会议,会上听了8位专家的报告,参观了上海浦东建平中学和上海卢家湾第一中心小学,听了两位校长的情况汇报,听了两节课。听的报告内容很多,有师德方面的、有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有高效课堂方面的。我们感觉有关高效课堂方面的东西对我们目前最实用,我们学起来也比较好学。下面我将几位专家有关“高效课堂”方面的报告内容加以整理,着重讲一个比较小的问题----创建高效课堂的五大方略。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创建高效课堂的五大方略怎样才算是一节高效率的课?怎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许多老师设计一节课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考虑才能设计出一节高效率的课?同样,许多老师上完了一节课,总是要其他老师评价后才知道自己这节课是否高效。其实,每个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着重考虑以下五个问题,就能设计出一节高效率的课:1、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2、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多少?(容量问题)3、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效率问题)4、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5、这节课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达到了目标?(效果问题)同样,老师上完了一节课,不需要问别人,就问自己这五个问题,也就知道自己这节课效率如何。这节课我让学生:? ? ? ? ?高效课堂的策划在教师,落实在学生;高效课堂的设计在课前,实施在课堂。所以,要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注意掌握创造高效课堂的五大方略。一、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这是一个老师在备课前和上课一开始就要考虑并告诉学生的问题,也就是明确目标的问题。现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全国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但课程标准是统一的,考纲是一致的。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准确把握课标和考纲,对每一节课而言,必须细化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具体落实课标和考纲。由于各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我们一定要适当了解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比较其异同,抓住主干知识和重叠部分。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加以具体落实,不是只图从第几页上到第几页的教材内容,而是要知道这部分内容课标和考纲是怎样要求的。注意不要只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来教。二、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多少?一节高效率的课,肯定是内容充实,容量实在的一节课。温家宝总理有一次到北京34中听了一节初中数学课,听后他说:“我觉得45分钟的课,包容的量还可以大一点,一堂课只教给学生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内容显得单薄了一些,还可以再增加一点内容。”现在我们提倡的高效课堂,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容量越大,肯定效率越高。山东省邹平县的语文教学改革,增大课堂容量,将每周每班6节语文课的内容安排在4节完成,节省出的两节课作为语文阅读课,排入课表,把课外阅读变成了课内阅读,保证了时间,保证了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学生的语文成绩明显提高。一堂课不但容量要足,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而且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如学习英语单词,不能笼统的说,我们这节课要学会本节课的10个英语单词,而要明确的提出10个新词中哪几个要达到“三会”,哪几个要达到“四会”,在下课前就要根据这个目标来检查。再此如语文
赴上海考察学习汇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