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枣庄特色的民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枣庄特色的民俗我的家乡是山东枣庄,一个美丽安逸的地方。说起我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的民俗呢,那一定是我们枣庄的庙会啦。接下来,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庙会吧。枣庄地区的古会、庙会(山会)起源较早,据《滕州商业志》记载,公元前415年(战国时期),滕县(今滕州市)羊庄的“北庙会”已具有相当规模。公元7年,峄县境内西北处“沧浪渊庙会”甚盛,每年三月初三前去焚香拜祷“苍老爷、苍奶奶”者络绎不绝,一直“香火甚旺”,延续至今。隋朝大业年间,峄县南的“白庙会”,滕县南的“官桥会”,都是本地最大的古庙会。唐宋时期,峄县西的“青檀寺庙会”、滕县东沙河的“香火会”盛况可观。据明代《峄县志》、《滕县志》记载,明代枣庄地区内建起各类寺、庙、坊等数以百计。寺、庙内各祀一神,每当某个寺、庙落成时,信奉这些神灵的人们,便前去烧香祈祷。每逢祀日,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道为之满,途为之塞,行商走贩云集,逐步演变成购销活动的交易场所。这些庙会、香会、骡马大会一般是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或数次的,会期三、五、七、十天以上不等。参加古会的成员主要是农民,其次是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庙会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清末,枣庄境内的传统古庙会有龙头会、郭里集会、税郭会、齐村会、周村会、西集会、沧浪渊会、山亭会、徐庄会、峄城会、底阁会、青檀寺会、峨山会、曹庄会、白山会、古邵会、阴平会、仙人洞会、泥沟会、库山子会、马兰会、台儿庄会、涧头集会、侯孟会、张山子会、千山头会、周营会、邹坞会、临城会、陈郝会、东戈会、界河会、官桥会、望冢会、柴胡店会、尚岩会、庄里会、云凌阁会、滕城会等等,粗略统计,有115处之多下面介绍几处枣庄地区较有影响的古庙会情况:千山头庙会:千山头,当地民众也称之为青山头,它地处滕州与薛城区交界处。清代文人郝质瑜在《游昭阳湖记》中写道:“东眺滕峄,而崇岭峻崦,危磴千云,乔林拂日者,则千山头也。”据文献记载,这里的庙会始于明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每年的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从方圆几百里的地方向这里汇集。附近村庄上的住户则从九月初就开始杀猪宰羊,邀请远方的亲友故旧前来赶会。古时的庙会从九月初五开始,到十五才结束,“九九”重阳达到最高潮,实际上正会期是九月十二,当地人称赶千山头会是赶九月十二。赶会男女摩肩接踵,把山门挤得水泄不通。纯朴的赶会农民忘不了提几升粮黍,施舍给庙里,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农业丰收;文人墨客则登高望远,采菊赋诗;城里的戏班子和各种民间艺人也趁时搭台献艺……千山头亩会历经几百年不衰,其内容已有许多变化,如今的庙会已成为人们进行物资交流、联络感情、娱乐旅游、洽谈生意的媒介,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青檀寺庙会:青檀寺位于峄城区驻地西“冠世榴园”内,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有一人工修建的水库。著名峄县八景之一“青檀秋色”,指的就是这里。唐代称此山为云峰山,建有云峰寺,因山上盛产青檀树,改名青檀寺。每逢清明时节,朝拜寺会者数以万计,络绎不绝,香火甚旺。随着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青檀寺庙会由单一“清明节会”,又增加了阳历“五一”、“十一”两次。文昌阁香火庙会:文昌阁位于台儿庄区驻地,会期为农历二月初二。传说这一天是皇上开考之日,文人们这一天给“文昌帝君”进香,可以得到神灵庇佑,考取状元等功名。此阁为明朝末年建造,清乾隆年间重修。文昌阁香火会最大的特点,

枣庄特色的民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