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培训教学材料.pptTSGR0005-2010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培训教材(设计部分):(1)具有装卸介质功能,并参与铁路、公路或者水路商业运营(注1-1);(2)(注1-2);(3)罐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500L(注1-3);(4)装运介质为气体(注1-4)以及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注1-5)的液体(注1-6):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培训教材注1-1:虽然具有装卸介质功能,仅在装置或者场区内使用,但不参与铁路、公路或者水路商业运营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应当按固定式压力容器管理。注1-2:工作压力,是指移动式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罐体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注1-7)。注1-3:容积,是指移动式压力容器单个罐体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且圆整。一般应当扣除永久连接在容器内部的内件的体积。注1-4:气体,是指在50℃时,(绝压)的物质或者20℃(绝压)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气体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和冷冻液化气体、一种或多种气体与一种或多种其他类别物质的蒸汽的混合物、充有气体的物品和烟雾剂。其中:(1)压缩气体,是指在-50℃下加压包装供运输时完全是气态的气体;这一类别包括临界温度小于或等于-50℃的所有气体。(2)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大于-50℃下加压包装供运输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液化气体可分为:a)高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在-50℃和65℃之间的气体;b)低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大于65℃的气体。(3)溶解气体,是指加压包装供运输时溶解于液相溶剂中的气体。(4)冷冻液化气体,是指液化气体在压力储运时,临界温度低于-50℃时,由于温度低而部分气体处于液态。注1-5: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内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时,·L时,也属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注1-6:液体,是指在50℃(绝压)或在20℃(绝压)(绝压)标准压力下熔点或起始熔点等于或低于20℃的物质。注1-7:本规程所指压力(包括工作压力、饱和蒸汽压力等)除注明外均为表压力。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培训教材工作压力operatingpressure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注1:“正常工作情况”是指在连续正常操作的生产过程中,该容器能够在其规定的设计条件(环境、物料、温度、压力等)范围内正常、安全运行的状态工作温度operatingtemperature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内物料的温度。注1:国内外压力容器行业的技术文件中,“工作温度”均指物料的温度。注2:一台容器内不同部位的物料温度可能不同,必要时应分别指出各部位工作温度。注3:根据工作温度,必要时还应考虑容器环境温度影响,通过传热计算或工程实际经验来确定容器元件的金属温度。注4:元件的金属温度(metaltemperature)是指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沸点:[boilingpoint]液体开始沸腾时的温度;特指液体的蒸汽压等于外部压力时的温度,因此,沸点随压力的减少而降低临界温度,使物质由气相变为液相的最高温度叫临界温度。①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降温加压,是使气体液化的条件。但只加压,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应视当时气体是否在临界温度以下。因此要使物质液化;首先要设法达到它自身的临界温度。水的临界温度为374℃,远比常温度要高,因此,平常水蒸汽极易冷却成水,有些物质如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对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易压缩成液体。有些物质如氧、氮、氢、氦等的临界温度很低,其中氦气的临界温度为一268℃。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相应的要有一定的低温技术,以使能达到它们各自的临界温度,然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它液化。②通常把在临界温度以上的气态物质叫做气体,把在临界温度以下的气态物质叫做汽体。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培训教材临界压力 criticalpressure 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汽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汽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如: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并抽走上方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培训教学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