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活动感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以孔教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走向复兴之路,孔教儒学的价值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肯定。邓小平先生提出,要建立真真正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张“以人为本”,主张建立“和谐社会”。国家在全世界建立了两百多所孔子学院,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里程碑。2005年,全球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庙同时祭孔,2006年海峡两岸孔庙同时祭孔,中央电视台均作了现场直播。2007年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本院在香港大球场成功地举行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岳降二千五百五十八年环球祭孔大典。此次祭孔大典,规格极高,场面恢宏,盛况空前,参加祭孔大典的有三万多人。其中有来自北京的国务院宗教局局长,以及香港各高层人士,这次祭孔大典得到政府资助三百万元,本院捐资五百万元,其中本人捐资三百万元。祭孔的真正用意,是培育中国人尊崇孔子的感情。现在,各种形式的读经活动方兴未艾,各种儒学研讨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摆脱了偏见,认真学习儒家文化。祖国和本文来源:文秘114http://***平统一大业,是整个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包括孔教,儒学、儒官、儒商、儒将、儒医在内的六类儒家,遵照孔夫子及历代各位贤者的教导,按照仁、义、礼、智、信五常去参与社会活动,手中掌握着促进中统一的精神武器,以孔子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理所当然地成为中统一大业的积极推动者。儒学阐释孔子儒家文化,孔教以多种途径向广大群众传播孔子儒家信仰,从而建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lOCaLHoSt儒商则是以儒家理念推动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建立连接海峡两岸的经济纽带。儒官、儒将在儒家仁爱、和平理念的指导下,推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祭孔作为一种崇敬思想先贤和传统文化的仪式,在古代被称做“国之大典”。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孔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帝王规格。至清代,祭孔更至巅峰。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学已成旧思想,不再受到尊崇,公祭典礼便随之终止。发展至“文革”的“批林批孔”运动,孔子更遭遇前所未有的践踏,这段惨痛的民族记忆,不仅毁灭了不计其数的文物古籍,更对当代的文化生态造成了致命的破坏。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历史恶果开始显现:如今的年轻学子大多可以历数出各国明星的星座、血型、化妆品名,甚至早餐食谱,惟独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古籍、精深的思想遗产了无兴趣;就连号称国之瑰宝的唐诗宋词,现在被国人传诵的,也多半只剩下收录到中学课本里有限的几首;至于汉语表达和汉语写作的能力,更是今非昔比了……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会出现今天这种自身文化贫瘠的局面,个中原因自然是出在我们缺乏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的尊奉。历史的遗祸,当由今人理性面对历史的方式来清理和纠正;文
祭孔活动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