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名言警句赏析 第一部分,为政治世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释文:孔子说:“政治要本于人心,本于道德,无论哪个方面,无论你做什么,就像天上的星辰,围绕北极星运转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释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得正,做的事都合乎礼,自然获得下属和民众的拥护,他发出的指令即使不再督促也能得到顺利地执行。反之,他的指令,即使整天督促,民众也不会积极地去做。”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释文:做到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礼仪),做到宽厚百姓就会拥护你(为民)。做到诚信人民才会信任你(对待臣民),工作勤敏才能出成绩(为政),给人恩惠百姓才会听从你(使百姓富足的政策)。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释文:孔子说:“在岗位上,不能厌倦;做一切事情,都要出以公心。”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释文:孔子说:“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别看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很多人为了面子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搂着错误不放松,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释文:孔子说:“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遇到事情很少责备别人,埋怨别人,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从别人的身上找问题,这样他就不会受到周围人的埋怨了。” ,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释文:多听别人说,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记在心里。自己说话要谨慎。那就没有说错话的忧虑了。多看别人怎么做事,有自己不会做的地方要记在心里,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这样做就很少有做错事的忧虑了。第二部分,廉洁亲民篇: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释文:从不正道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向天边的云彩一样。 ,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释文:礼仪的问题,与其讲求完备铺张,不如节俭。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释文:你施行善倡导善,老百姓就都向善方面发展了;君子的德行是风,百姓的想法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像哪边倒。 ,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释文:周是团结,君子通过忠信团结人。比是勾结,小人为了谋取私利而勾结、笼络人。 ,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释文:作为士,如果只求个人生活安适,不会有所作为。第三部分,持家处世篇: ,无以言。(《论语·季氏》)释文:不学《诗》,就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无勇也。(《论语·为政》)释文:见到该做的你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无以立。(《论语·季氏》)释文:不学好《礼》,就不能很好地立身处世。第四部分,为勤学修身篇: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释文:广泛地学得很牢固;自己有疑惑的东西赶快向人请教,多考虑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致力于行动;力行自己学到的这些道德学问,就是仁了。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释文:遇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向他看齐。遇见不贤之人,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错误。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释文:做事勤勉,喜好学习,不以请教别人为耻。 ,和为贵。(《论语·学而》)释文:礼的运用,要自然、和顺、从容不迫,才算得上最高境界。 ,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释文:自己不想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释文:孔子说,仁者顾全大局,不患得失,所以无忧;智者通达事理,所以不会被迷惑;勇者不怕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释文: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人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释文: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释文:君子,饮食上不要求奢侈,居住的地方不贪求安逸;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向有道德的人和书本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做到这样,就是好学的人了。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释文:孔子说:“要坚信道(真理、正义),求道必须好学,完善自己的道德,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一直到死。” “仁”不好学
廉政文化格言警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