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六年级科目科学班级人数40场所实验室教学反思课型《斜面的作用》(第一课时)(●新授课○复习课○拓展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2、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探究斜面。过程与方法:1、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2、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斜面省力的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体验斜面的省力规律。教学内容陈述性知识:学生将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认识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斜面。斜面也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程序性知识:1、通过斜面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斜面并提出“斜面是否能够省力”的科学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和具体操作的能力。元认知知识:1、能体会“斜面”的概念。2、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探究斜面的作用及省力原理。评价方法(○鉴定法●测验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资源印刷材料:图片多媒体资源:投影仪、课件。模型/实物: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教学关键斜面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结合影视导入新课播放学生喜爱的《头文字D》动画片的赛车过盘山公路的录象。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3、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4、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实验要求:(1)、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3)、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4)、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斜面的状况提升不同的物体我们的发现ABCD直接提升物体的力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5、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