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淮阳山字型构造与新华夏构造复合处的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宁芜盆地)中。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上侏罗—白垩系大王山组玄武粗安质火山岩,包括熔岩、层凝灰岩和层凝灰角砾岩,总厚400m。岩层倾斜平缓,裂隙发育,蚀变强烈。含矿岩体是辉长闪长玢岩,产于大王山组中,。形状呈不规则多边形(图6-5)。新鲜辉石闪长玢岩为暗灰色,斑状结构。斑晶是拉长石和中长石(含量30—40%),透辉石(5—10%)。基质为细粒斜长石、辉石。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榍石和锆英石等。磁铁矿呈微粒均匀浸染分布在基质中,含量一般在3—5%,致使岩石呈灰黑色。岩体蚀变强烈,大部分已钠长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蚀变辉长闪长玢岩中铁质,大部分被带出,岩石变成灰白色。据岩石全岩分析,辉长闪长玢岩和大王山组粗安岩的化学成分相似,V、Ti、P含量较高。图6-;、贫铁矿石;;;;;;;;;;;;;;(成矿前);(成矿后);;;;:①断裂裂隙构造:主要有NNW、NEE、NNE几组。属于区域NNE向深断裂的次级构造,曾多次活动。凹山岩瘤产出在断裂交叉部位。岩体形成之后,断裂又多次活动,在岩瘤上形成复杂的断裂系统。②边缘冷缩裂隙:产在闪长玢岩边部,主要由密集的层节理及斜节理组成。成群出现,大致平行。③顶部塌陷角砾岩体。④隐蔽爆发角砾岩体:在塌陷角砾岩之下,为一不规则的囊状体。角砾主要是蚀变的辉长闪长玢岩,多呈棱角状,大小不等,无分选性,彼此间有明显的位移。胶结物为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与塌陷角砾岩呈过渡和重叠关系。(图6-6、图6-7)。 图6-6 ;;;;;;(富矿石带);;;; 图6-;;;,形态较复杂,在地表略成NE-SW方向延长的纺锤状,剖面上为略向北倾斜和延伸的凸镜状。上部为富矿,下部为贫矿。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假象赤铁矿及少量的黄铁矿、黄铜矿。非金属矿物有阳起石(透辉石)、磷灰石、钠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石英等。主要的矿石建造有磷灰石-阳起石(透辉石)-磁铁矿,其次为钠长石-磷灰石-磁铁矿,即所谓凹山式三矿物组合矿石。矿石中以含V、P、Ga高为特征,Ti稍高。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和伟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 矿体围岩蚀变大体可分为三个矿化蚀变阶段;①第一阶
安徽凹山玢岩型铁矿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