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适航和维修任务一适航管理一、适航管理的意义和作用适航性(Airworthiness)定义:适航器适合在空中飞行的性质或性能。作用:保证飞行安全。只有适航性达标,才允许飞行,否则禁止飞行。内容:1)航空器整体和某一部件、系统的安全性;2)外界环境和航空器的内在性质决定使用范围;3)适航管理时限:从航空器制造到整个使用寿命期。:针对民用航空器的制造、使用和维修的安全问题,由适航部门制定的法规,具有强制性,违者要承担法律责任。适航标准:为保证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管理的内容:制定和修改适航标准和审定监督规则;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进行型号合格审定;对航空器制造厂的生产进行审定,发放生产许可证;对注册的民用航空器进行适航检查,发放适航器适航证;对航空器的使用者提出要求和使用限制,监督航空器的适航完整性;对维修单位进行审查,发放维修许可证,监督检查维修的质量保证;对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发放执照,保证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适航管理的作用:保证航空安全,保证航空器安全运行。二、适航管理机构国际机构: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内机构:民航总局适航司:立法决策;地区管理局适航处:执法监督;适航主管机构委任代表:基础工作。三、适航管理的文件和证件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理》《AR-AR-AR-37航材、AR-AR-65维修人员合格审定规章(AR-66维修人员合格审定规章(AR-AR-39航空器适航指令对上述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实施细则:适航管理程序(AP);咨询通告(AC);适航管理文件(AMD)。证件制造厂: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使用单位:适航证;维修单位:维修许可证、航空人员维修执照。四、初始适航管理从航空器的设计、生产到投入使用阶段的适航管理。包括:1)设计方面的适航管理;2)生产、制造方面的适航管理;3)航空器适航性审查。初始适航性管理设计审查–型号合格证制造审查–生产合格证适航性审查–适航证
适航和维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