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中的美丽女性《聊斋志异》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特色的短篇小说集。我们了解最深的就是,它描写的是古灵精怪的鬼狐与道仙的故事。一篇篇精巧别致的小故事,读之引人入胜。郭沫若在蒲松龄故居门前提的一副对联很恰当的评价了这部作品: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谑入木三分。郭沫若先生看到的是作者对社会弊端的鞭笞,而我从中也看到了作者对美丽女性的赞美。书中很多篇幅都涉及到美丽女子,说美丽,不仅是外在的仪表,更是内在的品格。这些美丽女子多是鬼狐所化,要么是在书生独自苦读时出现,要么是在古墓荒野遇见……而女子往往多情,于是从此开始了一段美好姻缘。这些女子有孝敬至亲的、有知恩图报的、有单纯却又多智的、有文才双馨的、有智勇双全的、更有快意恩仇的……太原市有一户姓耿的人家,宅房很多,住不过来。有的房间时常发生怪事,到晚上门自动开掩,灯自己明灭。于是传说房子闹鬼。耿家的公子狂放不羁,无所畏惧,嘱托看门人再有异动时,告诉自己。果然有一夜,灯火自明,而且房内有歌舞声。于是耿生便进入房内。耿生在老翁的介绍下认识了他的全家人。耿生印象最深的是老翁的女儿青凤。书中是用这几个子形容青凤的: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于是耿生一见便倾心于青凤。此后耿生便搬进了这间房子,希望可以再次看到青凤,果然深更之后,青凤来见。耿生便诉衷情,女子却说:“惓惓深情,妾岂不知?但叔闺训严,不敢奉命。”二人正说时老翁出现,怒骂青凤。从此房中无任何声响。巧的是,耿生在清明上墓时救得一狐,抱到家中化为青凤,于是二人私定终身。其后二人得知老翁被邻生猎去,耿生救得翁归。青凤向耿生借得那间房屋,将老翁及其他家人安置其中“以申反哺之私”。自此耿生与老翁有如父子,无复猜忌。书生安幼馀,喜欢放生,见有人获得生禽,不管花多少钱都要买下放了。一天外出晚归,路经山谷,迷于其中。遇一老叟,遂随他至家借宿。老叟以恩人相称,使见家小。老叟的女儿叫花姑子,外表“芳华韶齿,殆类天仙”安幼舆见之不能忘情,欲请人做媒,以结百年之好。后竟找寻不到其家,于是思念成疾。一日,病榻之前花姑子竟至,于是安又馀表达思念之情,且希望能够永结伉俪。花姑子言此来只为报恩。此后有了无踪迹。安又馀思之心切,于是往山谷中找寻,竟被蛇妖所惑,一命呜呼。入殓时花姑子至,嘱托家人勿埋。日日来哭,七日之后,安又馀竟然复活。原来安又馀早年救得一獐子,便是老叟。老叟为了报恩,替安幼舆入了阴间。花姑子为使安又馀痊愈,说出了杀蛇饮血之方,以至损失了百年的修行。蒲松龄评价花姑子说:“始而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認,乃知憨者慧之极,認者情之极也。”婴宁是《聊斋志异》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女子,因为她极喜欢笑,而且人显得痴憨单纯。对婴宁的初印象,作者用了这样几个字:“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其后,王子服前去拜谒时,作者又进一步刻画了婴宁爱笑的形象。“良久,窗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女又大笑。”很像林黛玉刚进贾府时,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笑。而婴宁和王熙凤又分明是两个不同的形象。其后婴宁随王子服至其家,婴宁依然是笑声不断。“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母促令出。始极力忍笑又面壁移时,方出,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灿然。”婴宁的笑并不给人矫揉造作的印象,“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见而乐之”“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婴
论《聊斋志异》中的美丽女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