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花椒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药物化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文摘要花椒为两基原品种,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Sieb..,具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经作者系统查阅中国药典,自《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首次收录花椒药材起,以后历版药典均收录,且将花椒和青椒共同作为花椒药材来源。前期研究表明花椒和青椒在化学成分、遗传多样性、主要药效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但药典现行标准并未将花椒和青椒这两个基原加以区分。本文对花椒的药用沿革和药材样品来源进行了考证与调查;对其薄层鉴别和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修订提高了质量标准。所起草的质量标准草案已通过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复核,现已上报国家药典委员会作为2015版中国药典花椒药材标准。本文对药典收载品种花椒、青椒与地方品种竹叶花椒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花椒、青椒的特征图谱。研究内容如下:、大红袍,始载于《诗经》。《神农本草经》记载花椒有“温中,逐寒湿痹痛”的功效,此为花椒药用之最早记载,且其根据花椒的产地不同将花椒分为“秦椒”和“蜀椒”,此后的本草亦然。据考证,历代本草所载之“秦椒”和“蜀椒”.。至唐宋时期,花椒的种植范围已逐步扩大,在“秦地”和“蜀地”的周边地区亦多有种植,且秦地亦有蜀椒种。此时区分“秦椒”和“蜀椒”已不能仅仅根据其产地的不同,而要从果实的大小、形态和种子的颜色等方面区分。可见,由于长期的分布区域不同和生存环境差异,“秦椒”和“蜀椒”在其外观形状方面已形成明显差异。《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首次收录花椒药材,并将花椒和青椒同作花椒药材来源。。经鉴定,;。由市场调查和鉴定结果发现,花椒品种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为主流的花椒药材来源;青椒和竹叶花椒存在同名异物现象,。由于产地和使用范围大幅萎缩,青椒已不是花椒药材的主要来源,且竹叶花椒在市场大量流通。竹叶花椒作为花椒药材来源收录于《湖南省中药材标准》1993年版中。因此,本文对药典收载品种与地方品种竹叶花椒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更好的利用竹叶花椒资源奠定基础。,仅以花椒对照药材作为对照存在局限。本研究对花椒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进行了研究,..对照药材,制定了青椒对照药材标准,并分别优化了青椒、花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重现性和专属性强,能有效鉴别花椒、青椒及地方品种竹叶花椒。,也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花椒药材质量控制的含量测定指标。对不同产地的花椒、青椒和竹叶花椒进行挥发油含量的测定,%,%,%。花椒和青椒的挥发油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故分别制定了花椒和青椒的挥发油含量标准,%(ml/g);%(ml/g)。竹叶花椒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花椒和青椒,表明竹叶花椒作花椒药用具有一定科学性。、青椒和竹叶花椒挥发油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以AMDIS(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结合保留指数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析鉴定结果为:15批花椒挥发油共分析鉴定成分83个;5批青椒挥发油2油主要含有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β-月桂烯、γ-松油烯、(-)-4-萜品醇和α-松油醇等;青椒挥发油主要含有爱草脑、芳樟醇、柠檬烯、大根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竹叶花椒挥发油主要含有芳樟醇、柠檬烯、(-)-4-萜品醇、乙酸芳樟酯、α-松油醇和大根香叶烯D等。花椒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柠檬烯和芳樟醇;青椒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爱草脑;竹叶花椒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芳樟醇。结果表明,花椒、青椒和竹叶花椒三者的挥发油组成成分差异较大。,对中药的真伪鉴定及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对花椒和青椒的特征图谱进行研究。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时间

花椒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药物化学专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02 MB
  • 时间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