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
(二)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三)性心理阶段
(四)动力理论
(五)焦虑与防御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
按心理(mind)如何组织加工经验的方式将心理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一)意识conscious:我们所知觉到的各种外界刺激。如感觉、知觉、情绪、思维等。
(二)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他人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三)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指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是不能被客观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要求和欲望、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创伤等。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二)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本我id:位于人格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要求即时满足。它遵循快乐原则。(幻想,梦)
自我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之中,小部分是潜意识的。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是理性的。(具体的行为)
超我superego:大部分属于意识的,道德和理想的,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社会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具有三个作用: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督、追求完善的境界。
三个“我”构成人格的整体,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
本我是生物本能的我,它追求快乐;自我是心理社会的我,它追求现实;超我是道德理想的我,它追求完善。三个“我”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出现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意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三、性心理发展阶段
——人格发展五阶段
根据利比多(libido)的发展划分:
1、口唇期(0-1岁) : 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
2、肛门期(1-3岁) : 肛门和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
3、生殖器期(3-6岁) :生殖器部位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
4 、潜伏期(7-11岁):投入到学校学习和运动游戏中去。
5 、生殖期(11-12岁后) :友谊,谋职,求爱,结婚。
利比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
(一)固着:停滞在前一阶段不前
(二)倒退:不前进反而倒退到较初的阶段
固着和倒退都是不正常的。
早期利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的正常与否。
弗洛伊德认为,生殖期的人格发展是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上加以发展的。在社会化过程中,这个时期奠定了人的行为模式,成为成熟的个体,使个体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如不能顺利地进行,停滞在某一发展阶段,即发生固着;或在个体受到挫折后从高级的发展阶段倒退到某一低级的发展阶段即产生了退行,就可能导致心理的异常,成为各种神经症、精神病产生的根源。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net65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