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生的境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生的境界境界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一说到境界就会想到爱的最高境界,服务的最高境界,时尚的新境界,懒人的新境界,车技的最高境界......其实,我们不自觉地都在追求着一种境界。那么,人生的境界又怎样划分、怎么衡量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观点很多,其中,上个世纪的国学宗师、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提出的“四境界说”得到普遍认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个人做事,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而他可能意识到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的人生境界,就达到了功利境界。这两种都是低级的自然产物。还有的一些人,他们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的一员。自觉地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正如儒家所说,他们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们是有道德的人,是社会的先进分子,他们有尽伦尽职的人生境界。还有一种人,他们做的事的意义超越了道德价值,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教育和培养的任务就是要教人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每次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栏目,心中总有一片激动与期待,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我们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我们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并善良而有质量的活着的时候,我们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2003年至今已举办了9届,每届10个人物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和职业背景,也以不同的方式感动着别人,但从他们身上,我们却能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折射出的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所表现出来令人感动、为人景仰的高尚精神,奠基和建构着和谐社会及其所特有的和谐文化。人生境界的修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清末民初鸿儒王国维认为“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上所涉及的“境界”,主要指人所能达到的修为或程度,三境界说具有明显的递次而进的意义。王国维《人间词话》还从其他角度对“境界”进行了划分,如“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人生的境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1-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