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概念中文权威工具书《辞海》认为: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像,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分叙事诗和抒情诗。从格律上分格律诗和自由诗。从押韵上分有韵诗和无韵诗。从时代上分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从源流上分诗、词、曲、赋。从内容上分咏史诗、边塞诗、田园诗、言志诗、讽喻诗等等。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汉乐府文人五言诗建安诗歌田园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诗歌中国诗歌的审美特征具有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讲究留白,具有跳跃性的结构。语言特别凝练,讲究陌生化。具有节奏和韵律,富于音乐性。具有特殊的诗法。《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以后称为《诗经》。全书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诗经》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风俗习尚,其中许多民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痛苦,揭露了统治者的丑行和罪恶。《诗》六义: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共160篇。“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词。按表现手法分,《诗经》中有赋、比、兴。根据朱熹的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雎》:一、朗读课文,给生字正音二、课文讲解三、主题归纳《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毛诗序》认为是赞扬“后妃之德”。其实是一首优美的情歌。写青年男女的恋爱之情。《蒹葭》:蒹葭》是一首怀念恋人的恋歌。因思念对象的可望而不可即,抒发了苦苦追寻而不可得的失望、惆怅之情。蒹葭》中“伊人”除了指恋人,还有什么其他含义?“伊人”除了指恋人外,还可指代贤人,姚际恒《诗经原始》:“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或者可能并不指人,而是美好的理想,人生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所以,诗的基调是惆怅,而这种惆怅也许是人生永远无法克服的。总之,这个意象极具朦胧性,颇有象征主义的味道。《蒹葭》诗的意境是怎样一步步加深是?此诗采取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意。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仔细体会《关雎》和《蒹葭》,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从内容上说,都有一个理想的化身:“窈窕淑女”和“所谓伊人”。都有一个追求的过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等等,“溯洄”“溯游”等等。都抒发了不可得的惆怅和无奈。从结构句式上说,都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都先以他物起兴来引起要表达的内容及文学成就介绍:前340?~前期278?)是战,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爱国热情和积极浪漫主义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伟大诗人, 创造
古代诗歌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