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外阅读】读郑愁予的《错误》有感:美丽的“错误” (2).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错误》一诗,错在何处?请看高中语文第一册课文原诗: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是一首充满着伤感的小诗,似乎是过客无意间打破了女子的思绪之后而产生的深深歉意。可是,“错误”也就在此中间产生了。理由如下: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我的经过短暂而偶然,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等得如此漫长,仿佛过了多少个春秋,但这一“等”绝不是为了我,却鬼使神差地让我遇上了,仿佛是专为我而“等”,岂非大错特错?此为所等之对象错位。此其一。   其二,既然女子并非等我,那么“我”何能得知所等时间之长?这应该是在“我”从女子的前面经过的那一瞬间——她的表情上神态——因我非她所等之人而深深失望——才发现的。既然如此,开始的两行显然不应该在此位置,它们应该在诗末才对。此为结构错位。   其三,女子思念归人之心情只有女子自己才知道,第二节却以大量篇幅推测别人的内心世界,仿佛等待归人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在情感上发生了错位,如同杜甫的《月夜》一诗,诗人欲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不写自己,反写妻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情况,如此一来,思念之情更感人至深。《错误》亦用此法,是为情感错位。   其四,诗人为了突出女子的孤独与寂寞,不惜用三月间不飞的“柳絮”、三月里不揭的“春帷”、向晚的青石“街道”等意象,可是这些意象如果单独看来,表现的却是女子内心毫无波澜的平静。紧掩的“窗扉”、“寂寞的城”表现的则是女子内心的封闭。如此,心如止水且与外界隔绝的心灵,如何能够轻易让人探察出其隐藏在心底的秘密?然而,如此一错,反让女子那颗孤苦、寂寞、冷清的心灵跃然纸上,让人产生一种将心比心、我见犹怜之情。是为意念错位。   其五,就写作而言,我们歌唱美丽,歌唱善良,歌唱忠诚,歌唱正义。但是,诗人却

【课外阅读】读郑愁予的《错误》有感:美丽的“错误”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