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 说地遍品 清净道论.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 说地遍品 _清净道论,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既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既不简单。第四说地遍品_清净道论会员名:密码: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搜索|繁體首页经典总汇菩提文库会长推荐佛陀前生法界资讯了断生死闻思修了文艺博览首页→了断生死背景:阅读新闻清净道论第四说地遍品[日期:2006-05-21]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五)现在再来解说:「为修习于定,舍弃不适合的精舍,而住于适合的精舍」,这里是说若与教授业处的阿阇梨同住一寺,如果那里为安乐的,则应住在其处而善净业处;假使那里不安,则应迁一迦鸟多或半由旬或一由旬以内的其它任何处所去住。因为这样,如果对于业处的任何一点发生了疑问或忘记了的时候,他可以早晨起来做完了寺内的义务之后,沿途乞食而行,饭食已竟,再往阿阇梨的住所,那一天可以亲阿阇梨问请关于业处的问题,第二早晨,拜别了阿阇梨沿路照样乞食而行,这样,则不致于疲劳而能回到自己的住处。若在一由旬之禸亦不得安乐适的住处,则阇梨之处对于业处中一切因难之处都应解决清楚,再三熟思业处,虽然远一点,为了修定,亦宜舍离不适的精舍而至较远的适灴的精舍去住。(1)(不适于修定的精舍)什么名「不适当」呢?即于十八过失中具备任何种类者。这是十八过失:大的,新的,古的,路旁的,有泉,有叶,有花,有果,为人渴仰处,近于城巿,近于薪林,近果,有不和合者居住,近贸易场,近边疆,近国界,不妥当者,不得善友者。于此十八种过八中具有任何过失者,即名为不适当的精舍,而不宜住。何以故? (一)「大的精舍」,那里有很多不等意见者集合;彼等互相违背不作义务,如菩提树下的周围等亦不扫除,不预备饮水及用的水。在那里如果此比丘这样想:「我今当去附近村中行乞了」,当他拿了衣钵出寺之时,若见未作的义务,或水缸中无水,则此时应作此等义务及预备饮水等,若怠于义务而不作,则犯恶作(突吉罗)之罪;作之,则将错过时间。过时入村,所施的食物完了,能够得些什么?即在房内入禅之时,诸沙弥及年青比丘的喧声以及大众的作业,亦使其心散乱。如果一切义务都有人作,并无其它扰乱之事,像此等大寺则亦可住。(二)「新精舍」,有甚多新的工作,如不参力工作,则其它比丘会出怨言。如果别的比丘们能作此说:「尊者自由行沙门法,我等当作一切新事」,这样的新精舍则亦可住。(三)「古寺」,有很多修理之事,甚至连自己的坐卧之处若不修理,别人亦出怨言。然从事修理又将间断业处。(四)在于大「路旁的」精舍,日夜有客僧来集,若于非时而来者,则须给以自己的床座,而自己当于树下或石上而住宿。翌日亦尔,则无业处的机会了。若无此等客僧搅扰者亦可住。(五)「泉」即石的井泉。为汲饮水,将有许多人集合在那里。又住在成巿里为王家亲近的长老的弟子们,为了染衣到这里来,询问关于用具木槽(染衣之具)等,必须指示他们在某处某处。如是则常常忙碌了。(六)如果有各种「菜叶」的精舍,若在那里执取业处而于日间的住处打坐,则采菜的妇女走近采集菜叶及歌唱,以各样的声调而扰乱障碍于业处。(七)如有各种花丛而盛开诸「花」之寺,则那里亦同样的有害。(八)如有各种芒果、阎浮、巴纳萨等果实之寺,有希望采果者来求,不给他则彼等忿怒或以力取。又晚间在寺的中心经行之际,若见彼等如是而对他们说:「诸优婆塞!你们什么这样?」则他们将存心恕骂,或扰乱他而使其不能安住于此。(九)如果在南山,象腹,支提山,结旦罗山等「为人所渴仰」的山窟精舍之中而住,则他们想:「这是阿罗汉!」如是敬重而欲往礼拜者自四方来集,使他不得安适。如果那里对他是觉得很适当的话,则白天当往他处,而夜间可在此住。(十)「近于城巿」则有异样的所缘现行。即诸取水的婢女以水瓮相磨擦而行,(比丘)欲通过时亦不让道;又诸有权势者亦在寺中张其天幕而坐等。(十一)「近于薪林」之处,那里有各种薪树和木材,诸采薪妇女亦如前面所说采野菜的妇女一样作诸不快之事。又人们想:「寺中有树,我等可以伐它造屋」,便来采伐。如在晚间从禅堂出来在寺中经行之时,看见他们说:「诸优婆塞!你们为什么这样做?」于是他们便任意恶骂,存心捣乱使不能安住于此。(十二)其次「近田」的精舍,四方都围着田,人们在寺中堆稻、打谷、晒干,并作其它甚多不适之事。又若有大财产的寺院,为寺院耕作的家属,阻止他人放牛,又不准他家应灌溉的贮水池,于是人们取其欲穗而来示于寺僧说:「看吧!这是你们寺院农家所作的。」由于彼此的理由而诉讼,则须出入于国王或大臣的阁门。这种有大财产的寺院亦包摄于「近田」之内。(十三)「有不和合者居住「的精舍,那里住着互相仇视不和的比丘,从事斗争,如果劝阻他们说:「尊者,不要这样做」。他们可能反而说道:「自从这个粪扫衣者来了之后,使我们堕落了」! (十四)无论近水的「贸易场」或近陆的「贸易场」,那里通常有自船

第四 说地遍品 清净道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19-01-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