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州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为了切实做好201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工作,切实加强我区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和补奖资金发放到位,根据甘肃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甘补奖办发〔2014〕4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相关工作安排部署,现就甘州区2014年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占草原总面积的84%。在天然草原中大部分为荒漠草场,植被主要以旱生、超旱生的耐盐矮小灌木、半灌木为主,由于近年来干旱少雨,加上超载过牧,退化十分严重,根据2007年对平山湖乡草地生产力监测,—,平均超载134%。通过两年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天然草原植被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由于气候条件恶劣、降雨量少等因素影响,天然草原植被仍旧十分脆弱,若不持续有效地加强保护,则有可能反弹甚至进一步恶化。近年来,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区大力开展退耕还草、种草养畜,先后引进阿尔冈金、金皇后、和田苜蓿和大叶菠菜、籽粒苋等优良牧草品种。先后建成了现代草业、西部草业、成都大叶、党寨超旱生牧草驯化基地等牧草种子繁育及草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4个。,,。(二)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承包情况我区按照市委、政府确定的三个定位、三项重点、“四市”目标,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按照省市天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要求,区政府于2011年11月成立了“甘州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甘州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了以乡为单元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未承包草原界线不清的地块进行详细勘定。区国土、林业部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区分草原与林地。有关乡镇密切配合,对符合基本草原条件的草场分门别类进行勘测、统计汇总,共计在平山湖、三闸、碱滩、大满、安阳、花寨、龙渠、。委托相关部门绘制了乡镇1:5万、区1:10万基本草原区域分布图15份,对基本草原分布、四至界限、面积等进行划定,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基本草原划定保护的公告》,对基本草原实行严格保护。通过划定基本草原,确保了天然草原、传统放牧草原和草原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完整性。,占基本草原面积的84%。参与草原承包的平山湖乡共有3个村303户农牧户,其中纯牧户253户,半农半牧户50户,按照“甘州区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本着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的原则,在全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基础上,,颁发《草原使用权证》3份、签订草原承包合同909份(每户一式三份)、《草原承包经营权证》303份,绘制草原承包区、乡、村三级区域图3份,草原承包到户率100%。(三)禁牧区域划定按照省市补奖实施方案要求,,绘制区、乡两级禁牧草原分布图2份。区政府2010年6月发布《禁牧令》,明确禁牧范围、时间和责任追究,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连续5年对上述区域实行全面禁牧。区补奖办制定出台了“甘州区草原禁牧管理办法(草案)”,对违反禁牧规定,擅自放牧的,按每只羊每次10元、大牲畜每次50元处以罚款,造成草地、林木等资源毁坏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区与乡、乡与村、村与户层层签订了草原禁牧目标管理责任书,平山湖乡确定草原监督员5名,村聘用村级草原管护员15名,以确保草原管护工作扎实到位。(四)草原补奖信息电子化管理情况按照国家和省上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的要求,区、乡镇均成立了专门机构,确定了专职人员,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农牧户基本情况、草原承包、禁牧、人工种草、牲畜饲养量等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核实和电子化录入工作。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为目的;遵循自然规律,突出重点,以落实草原经营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强化草原执法监督为保障,以加强草原动态监测和技术推广为支撑,充分发挥牧民的主体作用,全面落实补奖政策,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提高畜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
2014年甘州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